伍梓銘
摘 要:在我國素質水平不斷提升中,高中逐漸對美術教育進行多元化發展,并且高中美術教育著重于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美術教育是高中藝術學科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在美術教育中不僅要進行美術知識講解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提升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并且可以幫助美術教育教學價值更加完善,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審美能力
引言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進展,我國愈發重視高中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高中美術作為藝術類學科,其中的教育水平和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也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新時期背景下,美術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并且更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欣賞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化發展。因此,教師應積極的提高美術教育水平,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對藝術形成正確的認知,使其提高自身藝術素養水平,從而激發個人的審美能力。
一、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1.有助于高中學生學習發展的全面提高
在高中學習生活中,學生不僅要提高學習成績,更要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質涵養,提高個人的學習以及專業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學生的綜合發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高中是引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素質水平提高的重要時期,美術教育作為高中藝術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對問題進行改善,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不僅如此,通過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理念,有效的建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遨游在藝術的海洋里。
2.有助于為國家培養審美人才
在世界綜合發展的要求下,我國對具有審美能力的人才需求逐漸變大。在新時期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下,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可以穩定地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發展。在我國的綜合水平提升的基礎上,對未來人才的審美能力規劃越來越廣泛,提高審美能力水平,有助于推動國家發展效率以及質量的提高。高中作為人才儲備以及人才培養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趨勢,并且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落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觀念,全面的提高個人的專業水平。
二、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目前高中美術教育中,很多教師仍然選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依賴教材內容,忽略了美術教育創新的重要性。多數教師僅僅是通過示范讓學生進行演練,很容易讓學生產生依賴性,從而喪失了自身的創新意識并且降低了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夠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的質量。當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及時更新,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沒有積極地學習意識,也會導致審美能力培養得不到進展,阻礙高中美術教育的全面發展[1]。
2.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在快節奏的高中學習生活中,美術教育雖然作為藝術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主要的文化學科相比,教師就會側重于文化學科,從而忽略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高中教育是進入大學的關鍵三年,決定了未來人生的發展。正因為高中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教師很容易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降低。因此導致無法深入地進行美術教育以及審美能力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美術學習能力不高,以及審美能力水平整體較低的情況發生。
三、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的方法策略
1.創新美術教育模式
在目前的高中美術教育學習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較為傳統,其中的單一化局限了美術學習的發展。教師要積極地創新美術教育模式,通過豐富教學方式進行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首先要拓展自身的美術專業知識,不能夠太過于依賴教材內容,要對現有的知識進行拓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教學有關中國古代人文畫作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的是美術作品創作的年代,讓學生結合年代分析古人人物創作的思路,讓學生通過創作的思路去探尋人物美術作品的意境,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對美術作品能夠達到情感共鳴,需要教師將美術的情感教學滲透到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只有通過情感教學串聯起每一次的美術教學活動,才能落實學生美術審美能力的教學[2]。
2.對學生實行“多鼓勵”教學模式
高中作為學生的重要學習階段,快節奏的學習生活往往會使學生學習壓力巨大,導致學生對提高個人的審美能力沒有概念。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在進行美術教育教學時,采用“多鼓勵”的教學模式進行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
例如,在上課時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提高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在課堂互動中敢于展示自己,積極展示自己作品,教師也及時地對其展示進行表揚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和膽量。除此之外,在面對內向的學生或者作品需要更改的情況,教師也應多鼓勵,從而幫助他們放下膽怯,提高學習積極性,進而促進自身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對學生進行“多鼓勵”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學習欲望,幫助其找到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以此來進行美術審美能力提升。
3.創建輕松的美術學習氛圍
美術作為藝術類學科,不同于緊張的文化課,美術課具有趣味性的特點。教師應該學會找到美術教育的優點,不能讓美術教育變得嚴肅且乏味,積極地為學生創建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勇敢地展示自己,暢快的遨游在藝術的海洋里。
例如,在教學設計工藝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以設計為教學切入點,將有設計感的美術作品帶入課堂,在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藝術品的相關圖片,讓學生結合時代的發展觀看和欣賞這些藝術品,學生的學習熱情會迅速升溫,每個學生都會積極的融入到課堂討論中,教師只需要對美術作品進行意義上的教學總結提升,就能收獲很好的教學效果。對于美術教育,只有完全打開自己,才能真正意義的了解美術教育的優勢與重要意義,從而是美術教育得到完美發揮作用,提高美術教育的效率與質量[3]。
結束語
在新時期進行高中美術教育與審美能力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在高中快節奏的生活中,教師要正確的對美術教育進行認知,創新美術教育模式,提高對審美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對美術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達到完善自身美術學習能力以及提升審美能力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靜.探究高中美術教學加強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J].內江科技,2020,41(06):143+104.
[2]朱景磊.高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8(12):34-35.
[3]耿丹.高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4):165.1CC375F0-75EF-4E6F-84AF-8D32361BCD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