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
摘要:在現代基礎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學生才才是課堂學習的活動主體。那么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數學課程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起符合高中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的數學課程體系,提升數學課程教學實效。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以學定教課程模式下高中數學課程的創新開展策略,以期提升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實效。
關鍵詞:高中數學;以學定教;教學研究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程中,眾多教師更關注學生卷面成績的發展。但是在現代基礎教育事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高中數學課程教師更需要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課程知識學習能力的發展,只有這樣數學課程才能發揮其實效性。在現代數學教學體系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以學定教教育理念受到眾多教師的重視。在這一課程教育理念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數學基礎以及課程主題設置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開創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格局。
一、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分層教學
高中生在數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上存在差異性。數學教師推動以學定教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需要立足于學生的數學基礎,指導學生開展針對性的課程學習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開展分層教學活動,使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在推動分層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程主題與學生進行主動交流,挖掘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有效關聯,并掌握學生的數學基礎。在對學生不同基礎形成課程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學生層次劃分。此外,在課程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針對數學基礎不足的學生,對其學習困難成因進行有效分析,從數學課程的課前預習、課程講解和課后復習三個階段設計針對性的數學課程了內容,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發展。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函數的單調性”相關課程知識時,由于學生對函數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同,那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推動學生的協調發展。
二、立足學生實際,制定課程目標
數學課堂目標是教師教學的指向標,為了進一步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針對性,落實“以學定教”的課程教育理念,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制定針對性的數學課堂目標,這樣才能夠保證數學課程活動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這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時,可以根據學生休想思維能力的發展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課程教學目標:在本堂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對不同立體圖形的三視圖形成直觀的理解,同時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立體空間抽象思維。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結合教材理論內容,應用課程投影為學生展示不同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指導學生學習辨別簡單的幾何體三視圖。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趣味性的課程實踐活動,比如為學生準備不同的立體圖形和側視圖的圖形,要求學生將正確的選項連在一起等等。通過這樣的課程教學方式,立足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來制定課程教學目標,以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針對性。
三、推動數形結合,培養學生思維
高中生由于個人年齡階段和思維發展特點的限制,對抽象性的數學理論課程內容的理解程度有限,那么數學教師要從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角度入手,轉變傳統的數學模式。在“以學定教”的數學課程教學理念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學生不同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新課改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那么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就要推動數形結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時,很多學生對相關方程參數與其圖像之間的關系難以形成有效的關聯記憶。那么在數學課程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函數,并對應出相應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圖片,同時應用計算機的函數功能對直線與圓的方程中的參數進行調整, 結合動態演示的功能仔細為學生講解不同參數對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影響。通過這樣的課程教學形式,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落實“以學定教”的相關教育理念。
此外,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更為重要的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以學定教”的數學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創新數學課后練習活動形式,在設計強化練習內容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讓學生自己單獨做題,而是盡可能的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的、團隊合作的數學課后任務,通過這樣的形式,在深化學生對課程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結語
綜上,在現代基礎教育事業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推動“以學定教”教育理念在高中數學課程中的有效落實,需要教師對傳統的課堂講解式數學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轉變,創新數學課程教學形式和教育內容,通過分層教學、信息化教學和創新課堂實踐活動等形式,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林順增.以學定教,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文理導航(中旬),2022(01):43-45.
[2]孟祥勝.“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精準教學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