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數學課程質量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高效的數學課程既能夠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知識應遷移能力的發展,在幫助學生總結數學課程一般性學習規律的過程中,推動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有效養成。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程中,眾多的教師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視程度有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采用“理論灌輸+題海訓練”的數學教學模式。這種問題導致大部分學生數學成績的兩極分化。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數學課程中差異化教學的有效應用策略,以期提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成效。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程中,學生的個人認知能力和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是不同的。這一因素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個體差異。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忽視了這一問題,導致初中數學課程中大量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盲目解釋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學習數學課程內容的興趣有限。此外,許多教師為學生提供統一的數學課程指導,導致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數學能力發展有限。那么初中數學教師要立足學生在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推動差異化教學的有效開展。
一、構建差異化課程教學目標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課程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師提倡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的差異化設計,是提高課程內容針對性、促進學生能力進一步發展的有效途徑。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的課程知識內容時,教師應首先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分析,結合這節課程中的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容的教學目標——比如數學能力較強的A級學生,除了為學生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的主要概念和解法之外,還要組織學生找宣召一元一次方程與二元一次方程之間的關系,
以便他們能夠綜合運用方程知識解決遇到的問題;對于具有一般能力的B級學生,教師應更加重視解題技巧的培養,從而鞏固基礎,拓展思維。對于基礎能力較弱的C班學生,教師應注意基礎知識的講解,要求他們掌握二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基本概念,同時學會解決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問題。通過設置差異化的數學課程教學目標,可以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針對性。
二、構建差異化課程教學內容
在傳統的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忽視了學生在課程教學方法上的個體差異,在課堂上采用統一的課程知識解讀模式,要求學生在講臺下做課程筆記。這種教學模式具有簡單化、機械化的特點。很多學生認為這種模式下的數學課程內容“枯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數學課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差異化教學方法優化數學課程內容。例如,組織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開展課程競賽等等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度,提高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例如,當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全等三角形》的主要內容時,由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和外部表現,全班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的水平應盡可能基本相同。分組后,教師不應急于開展課程教學活動,而應首先留出足夠的預習時間,讓學生在每組中合作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定義”、“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生活中常見的全等三角形”等。在學生討論后,我將擴展本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定數量的不同難度的經典證明例題,并要求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和討論。通過這種課程教學模式,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有所收獲。
三、設計差異化課程訓練活動
目前,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訓練作業的安排上,他們只為學生安排難度相同的作業,并提出了統一的要求。實踐證明,此類課堂培訓活動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初中生數學課程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層次進行差異化的訓練題目。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
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幾何證明聯系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對“幾何證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設計不同難度、不同知識點覆蓋范圍、不同類型問題的課堂培訓內容:對于能力優異的A級學生,教師為學生安排了一些拓展題和奧數題,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對于具有一般數學能力的B年級學生,教師在設計培訓主題時主要關注課程主題的重要性和學生幾何證明能力的發展;對于基礎能力較弱的C級學生,主要設計一些基本的集體證明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保證學生在基本問題上不失分。
結語:
總之,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理論學習還是知識實踐應用上都在高度發展。推動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的有效應用,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個體學習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數學課程目標,改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訓練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丹.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2022(09):71-72.
[2]蔡常清.初中數學差異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