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剛
摘要:問題意識是反映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加強其專項培養,是助力學生自學能力與問題求解能力全面發展的基礎,尤其是在面對繁雜性特性更加突出的數學問題時更加依賴于問題意識來簡化問題求解過程。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學生創造力、探究意識、學習能力的綜合發展。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初中生實際情況出發,鼓勵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為學生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意識;教學策略;核心素養;情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問題意識主要是指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質疑與思考,在思考的同時得出結論。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運用能力都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尋找更有效的培養方式,通過構建多元化提問方式、融入實際案例、組建活動小組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1]。
一、構建多元化提問方式,形成問題意識
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積極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例如,可以采取構建問題情境的方式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質疑,從而形成問題意識。與此同時,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喜歡提問學生問題的結果,其實教師可以轉變這一方式,多向學生提問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的解決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形成了問題意識[2]。
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他們在解答方程根中求得的答案并向學生提問:“你們是如何解出這個答案的?主要運用什么方式?是否還有其他解答方式”等,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問,學生會對當時的解題過程進行思考,并在思考的過程中尋求另一種解答方式。另外由于不同答案的出現,一些學生就會思考他人的解題方式,隨后與自己的做題方式進行對比,不僅有利于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同時使其學習到了更多解題方式。
二、巧設啟思的問題串,有效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已經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傳統的一些陳舊數學題目內容已經被替換成帶有問題性質以及探究價值的相關內容,這為學生開展思考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對他們問題意識培養有積極意義[3]。在為學生講授教材中相關例題方面內容時,教師要有計劃地為他們講解基礎數學知識,同時巧妙地借助示范引導的方式來鼓勵學生自主提問,并且不限定學生回答問題的條件,只要他們可以深入綜合考慮數學概念、結論與題目等方面的內容即可,保證可以借助問題串的合理設計來滿足學生自主提問的需求,有效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之間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要求學生準備3個長度各不相同的塑料吸管(具體長度不限,只要求長度各不相同)。然后,在開展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自己所準備的吸管按照首尾相連的方式連接起來,并詢問學生:“你們發現了什么?”在問題啟發下,有的學生會將自己的吸管連接起來構成三角形,而有的學生卻不能連接到一起,無法構成三角形。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可以有效激發自己的好奇心,并想繼續探究“構成三角形”的本質內涵及意義。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為學生提出如下一系列的問題串,借助彼此相關的問題聯系來有效啟發他們的思維,并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效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具體如下:
(1)你們準備的3根吸管的長度都是多少?(2)3根吸管連接起來能夠構成三角形的學生,請你們仔細思考下這3根吸管在長度方面有何種內在聯系或關系?(3)為什么不是任意3根長度各不相同的吸管都可以在首尾相連之后構成三角形?通過上述一連串彼此相關的問題串設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原來一個數學知識點也可以通過延伸及拓展來衍生出許多問題,同一數學問題可能會伴有不同的答案。這種問題串的合理設計,可以促使學生在碰到全新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開展自主思考并挖掘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同時也可以促使他們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問題求解方法及答案等等??傊@樣的問題串設計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
三、利用錯題資源,培養問題意識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總結錯題,讓學生意識自身的不足,提升解題能力,逐步形成更高水平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明白錯題資源的重要性,通過總結錯題,在實施課堂教學活動時,主動為學生構建更為靈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逐漸鍛煉并發展探究能力,從而樹立學科自信。
如在講解“勾股定理”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講解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然后讓學生做題目,做完題目之后再解析。有些學生在同一個問題上出現錯誤,教師可針對這些錯題進行單獨重點解析。如牛奶盒長6cm,寬4cm,高10cm,想要節約成本,吸管多少cm最合理?有學生認為吸管長度應該設計成10cm,這樣廠家能夠最大化節約成本,獲得最多的利潤。教師讓學生一起評價,這種想法合理嗎?還有其他的答案嗎?學生共同討論交流,發現如果將吸管長度設置為10cm,那么吸管在牛奶盒子里傾斜時,就會喝不到酸奶。由此可見,學生抓到課堂中的易錯點,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形成問題意識,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四、組建活動小組,強化問題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組建活動小組的方式推動學生問題意識的提高。
例如,在“分式求解”的學習過程中,“分母不能為零”是這一數學內容的重點以及關聯條件,而大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會忽略這一知識點,導致發生錯誤。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答案在小組中進行分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答案,隨后回想自己的解題方式以及解題步驟,進一步思考如何掌握解題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由此可見,在活動小組中學習有利于強化學生問題意識,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問題意識在初中生數學學習中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基于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多元化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問題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余莉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J].試題與研究,2020(21):63-64.
[2]司啟彬.談初中數學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0(16):115.
[3]蘇舟.“問題意識”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新探[J].科普童話,2020(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