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茹
摘要:新課標改革背景下,改革教學模式成為了教學創新的重點,課堂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夯實知識的基礎,課堂分層練習的創新設計教學受到現階段廣大教師的關注,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更好的發揮課堂練習的優勢,在數學教學中層層遞進,面面俱到,讓學生能鞏固學習到的知識,以更加合理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有效的進入學習狀態,并且學到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練習;設計思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為進一步推動全民素質教育,我國提倡的教育方針支持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努力獲得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差距各不相同,學習過程會出現明顯的層次感,教師則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差異來區分學生的學習層次,并對練習的題目針對性的進行合理劃分,教師要關注學生練習過程中的發展性和階段性變化,以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使分層練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一、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的概念
分層練習是指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練習題目,針對性的提供給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設計練習題目時要結合學生課堂的表現和基礎層次,以開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和潛力,不斷調整練習設計中的題量和難度,將數學學科的學習難度調整到學生愿意接受并能夠適應上學習能力,以遞進的方式讓學生更輕松的掌握教學知識,這樣最終才能最高效地獲得鞏固知識的效果[1]。
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現狀
數學學科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的難度也會不斷增強,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數學學科上也會越學越吃力,學習成績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也因為學習興趣降低,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甚至錯誤率也越來越高,另一部分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即使完成了學習作業也經常因為潛力發掘的不夠,對數學思維和能力的提升也較為緩慢,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練習設計的過程沒有強調學生自身的差異,忽略了不同的學生自身知識儲備不一樣,對于相同的練習題,知識儲備不足的學生可能采取比較消極的態度應付了事,而思維比較強的同學則對于同一套練習反復訓練,漸漸覺得枯燥,導致學習興趣慢慢下降,難以進一步發展數學思維和推算能力,創新思維的轉變也變得難以進行。
三、小學數學課堂分層練習的研究思考
(一)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劃分學生層次
學生的分層劃分關系到課堂分層練習的效果,也是高效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任務,教師本身應該要了解分層的內涵,將分層標準準確的把握和操作,才能把分層練習模式匹配教學目標設計,發揮出更高效的作用,教師需要掌握學生最基本的數學知識儲備情況,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個性特點來完成分層教學設計,另外,在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層設計時,教師應讓學生集體做一次練習測試來調查學生對學習模塊的掌握程度,加強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同時也應該對分層的結果進行保密,避免給學生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最后針對不同學習水平能力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在學習時的主動能力和學習穩定性不同來進行制定。
(二)教師應對差異題目分類,加強層次練習的合作
按照學生實際的學習層次,教師也應該分層次進行備課,要確定好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放在學生的認知水平之內,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應從最基本的知識進行引導,從最簡單的課本案例進行理解,然后再接觸課后習題學會舉一反三,對于基礎知識比較難掌握的地方,應盡量保證基礎的練習訓練,有更高學習能力的同學也應該擴展學生潛力,引導著學生去探究更深的數學問題,主動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一些抽象以及跳躍性的思維提升,教師可以在學生練習過程中留出擴展題部分,在舊知識中引入更加有深度和難點的知識,在講解中也應該考慮到只掌握的基礎知識的同學的理解能力,層層遞進進行剖析,同時也能激發更多學生的解題欲望,在設計層次練習題目時,遇到難度比較大的層面,可以加入學生能共同體驗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分組中每個小組成員各自分工完成目標任務,最后進行融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關注學生中能力強的帶領能力差的同學共同合作,督促學習態度比較差的同學進步,盡可能的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合作和探究意識[2]。
(三)教師應分階段考核,及時反思和評價
教師應設計合理的教學考察辦法,針對學習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階段考核,根據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最基本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能夠掌握學習中的新知識,能夠通過習題進行一些思考,發現數學問題,學習能力更強的學生則需要理解課堂知識的內涵,擁有更強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由教師引導完成小組活動以及完成課后習題擴展題的解答,將層次水平按照以上對學生進行考察,可以發現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理解要學什么,學到什么和怎么用所學知識三個學習要求進行了遞進深化,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給予反饋和評價,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行自我反思和分析,對于錯誤率過高的知識點,要重新進行強調和回顧,以避免下次犯錯,同時對于一些書寫態度比較好和解題新思路創新的同學也要提出鼓勵,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進入學習狀態,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課堂分層練習體現的是以學生為本的改革理念,理應在符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基礎上因材施教,優化教學流程,課堂分層練習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能從中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在評價上也更加人性化和科學化,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科中得到更全面的發展,也會使得課堂氛圍更融洽,師生關系更和諧。
參考文獻
[1]陳順平.關于小學數學分層次布置作業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9(21):1.
[2]李旭紅.關于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幾點思考[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