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洋
摘要:雙減政策在我國的全力推行下,已有效促進小學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同樣,也為教師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特別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積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在雙減政策得到充分落實的同時,保障小學生能夠已輕課業(yè)負擔、高學習效率的形式掌握數學知識。鑒于此,本文將針對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予以詳細分析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期間若出現壓力,將會導致其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影響到知識的充分掌握與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持續(xù)貫徹的雙減政策背景下,改進與創(chuàng)新自身的教學策略,通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致與熱情,從而減輕其課業(yè)負擔,提高學習數學的質量與效率。
1因材施教,減輕小學生課業(yè)負擔
小學生在對數學知識展開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由于學習能力而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教師如果面對所有小學生均采取相同的教學形式,學習能力強的小學生往往會感到知識過于簡單而出現枯燥想法;學習能力薄弱的小學生會感到學習吃力,而出現逃避行為[1]。因此,想要保障所有小學生均可在教學中有所收獲,教師就應該重視因材施教,為不同能力的小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從而所有小學生都可以有所提高。例如:在展開《小數除法》教學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小學生,可以要求其多練習小數除整數、小數除小數的習題;對于學習能力中等的小學生,可以要求其先熟練掌握小數除整數的方法,進而嘗試計算小數除小數的習題;對于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小學生,可以要求其熟記小數除法的相關定義。通過此,可以保障所有層次的小學生均能夠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有所提高、有所收獲,并實現課業(yè)負擔的有效減輕,也促使教師能夠擁有良好的教學成效。
2融入趣味性游戲,寓教于樂促進理解
針對于處在小學時段的學生來講,其是否能夠以積極、自主的態(tài)度學習數學學科,多數都依靠于興趣,只有在面對數學學科時充滿學習的興趣,小學生才不會覺得數學知識過于枯燥、乏味,也不會對數學出現學習壓力重、負擔大等思緒。因此,教師必須要高度關注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在教學中為其設計一些趣味性高、思維活躍性強的游戲活動,通過此,不僅同小學生現下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規(guī)律有所相符,也能夠促進其思維成長,確保其能夠更快、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整體形成“寓教于樂”、“學玩一體”的教學形式,便于小學生領悟及感知數學魅力。例如:在實施《位置與方向》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中畫出一個網格,對應班級中每位小學生所在的位置,隨后,可以與小學生圍繞該部分的數學知識做游戲,如教師可以在網格中畫出第二排第三點的位置,對應的小學生則需要站起,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其離開課桌,前往第四排第五點位置拍一拍同學的肩膀,也可要求某排某點的小學生同某點某排的同學換位置,再由其他小學生說出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通過此,能夠有效增添教學的趣味性,促使所有小學生均可以積極融入其中,并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同時,教師通過趣味性游戲的融入,也可有效轉變以往一味灌輸的枯燥教學形式,確保小學生能夠減輕學習的負擔,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也達成雙減政策所提出的目標。
3科學設計課后作業(yè)
以往在完成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之后,教師普遍會圍繞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難點來為小學生布置許多的練習題,如應用題、計算題等,小學生需要在放學后的晚間以書寫的方式完成大量的學科作業(yè),如此,將會導致小學生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而出現應付、逃避等行為,不僅沒有發(fā)揮出課后作業(yè)的真正作用,也不利于知識的鞏固與消納。面對此種現象,教師應該在雙減政策的實行下,科學設計課后作業(yè),盡可能讓小學生充滿完成作業(yè)的興趣,以便減輕其課業(yè)負擔[2]。例如:在完成《小數乘法》的教學后,教師可以轉變以往為小學生海量布置計算題的作業(yè)形式,引導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行發(fā)現有關《小數乘法》的問題,自行計算解答,如前往超市,購買5袋售價為3.5元/袋的牛奶一共多少錢等。再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后,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在家中找尋哪些物體存在平行四邊形,并利用卷尺、格尺進行測量,并自行創(chuàng)設課后練習題,利用課堂中所學習的計算公式,計算該圖形的面積。通過采取此種方式,能夠更便于小學生接受,不僅實現作業(yè)負擔的減輕,提高完成作業(yè)的自主性,也達成鞏固數學知識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往小學數學學科所采取的題海戰(zhàn)術以及灌輸式教學,將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壓力,從而致使其出現逃避、抗拒等行為,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通過雙減政策的視域,積極改進自身的教學策略,以活潑、愉悅的教學氛圍幫助小學生減輕壓力,實現其學習積極性的強化,以便更為充分且全面的掌握數學知識,在數學領域方面,可取得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新科.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優(yōu)化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2(01):147-149.
[2]高丙顯.“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