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玲
摘? 要:數學課堂和其他課堂相比,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數學課堂所教授的各種知識點也更為晦澀難懂。新課改明確對數學教師提出要求,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做到主動學習,自主探究。教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同自己進行交流,更多地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和分享的形式獲取更多的知識。這也是數學課堂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一種方式,在此前提下,利用說理課堂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但是說理課堂目前并不是萬全的解決方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主要通過對數學說理課堂概念的分析,探究說理課堂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反思梳理課堂,提升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方法。
關鍵詞:說理課堂;小學數學;數學思維
數學課堂上開展說理教學,或者說進行說理課堂的嘗試,主要是由于數學知識多維晦澀難懂的理論公式,學生如果想要做到全面了解,就必須要多思考、多體驗、多交流。通過這些方式,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認知,也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說理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講述出來,通過說理課堂,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反思。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點評或者指正,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也能夠從傳統的教學重壓下解脫出來。
一、說理課堂的定義以及優勢
(一)定義
小學數學課堂進行說理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講述定義,自己理解數理公式,讓學生的思路逐漸清晰,數理計算逐漸明確,而且學生也能夠通過說理課堂體驗到成功的快感,當小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成就感時,他們會對學習更有興趣。說理課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說理課堂能夠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說理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主要依靠教師的教學,而且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形成時期。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上對其進行引導,那么學生的數學思維將會有顯著提升,說理課堂就是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模式。說理課堂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小學數學的各種定義,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各種定理有更為深刻的認知。說理課堂的進行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對身邊事物更有觀察的欲望,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這門學科當中,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它是數學成績的保障,也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梳理課堂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能把所有定義和定理都一股腦教給學生,一定要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例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體驗數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說理課堂的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遇到一定的困難,抽象思維的發展,能夠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變成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而且也能夠弄清問題的本質。說理課堂的開展就是讓學生檢驗自己抽象思維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及時的查漏補缺,同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掌握解題技巧,掌握解題步驟,不需要接下來進行專項訓練,通過課堂就解決所有問題。這種教學模式更有效率,而且也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在觀察物體的同時在大腦中形成抽象模型,然后讓學生根據抽象模型認識物體,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二、反思說理課堂,提升數學思維品質
(一)提升思維深刻性
想要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一定要在開展教學的時候進行反思。首先教師一定要反思說理課堂的開展是否能夠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所有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是思維也分深淺,很多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表面,并沒有進行深入思考。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概念有科學的認知、有理性的認知,不能讓學生只是囫圇吞棗,要讓學生明白知識的本質,明白數學概念的內涵。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可以通過基礎知識點的講解,讓學生分小組概括分數的意義。分數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處可見,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能夠讓學生對分數有更為深刻的認知。而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數為什么會出現,以及分數出現的意義等。這些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難回答,但需要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尤其是要有深入思考,雖然小學生的深入思考并不會太過深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養成深入思考的好習慣,對學生日后的深造有極大益處。
(二)提升思維靈活性
數理課堂也要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數學思維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從一而終的,要有足夠的靈活性。小學數學特別喜歡出各種應用題,這些應用題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說理課堂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數學思維絕不簡單是對題目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在應用題中的發散。很多應用題都有多種不同的解法,而且不同的應用題目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聯系到一起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不要只關注課本上的解題,也不要只關注書本上的淺層知識,一定要讓學生有思維的靈活性,要探究應用題背后的數學思想方法。
例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這一部分比較要求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尤其是要求學生對圖形進行分割。很多組合圖形都可以分解成基礎圖形進行解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割組合。通過分割組合可以讓學生對圖形的組合有所了解,而且也能夠引導學生對特定組合進行分解,通過各種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可以讓學生在遇到類似題目時游刃有余。也能夠讓學生在說理的過程當中探究數學知識的本質,探究組合圖形面積的解決方法。
(三)提升思維創造性
說理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要提升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很多小學生都極富創造性,但是很多教師為了課堂能夠順利開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生的財富,特別對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創造性思維意味著更多樣的解題方式、更多種的解題技巧。這些思維的發散都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深造。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在可能性這一章節中,大多數題目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實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已有的解答方式進行質疑,通過質疑進行創新,通過創新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更上一層樓,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結語
說理課堂教學雖然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是也需要反思,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讓學生熱愛數學,并且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 郭美銀. 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三個“重視”[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5):73.
[2] 雷富玉,葉榮灼. 知“書”達“理”——基于教材解讀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實踐與探究[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2):17-18.
[3] 李瑞瓊.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19(7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