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芹
摘 要: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該時期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較差,為此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切實關注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有效調動學生對語文寫作的熱情,并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基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收獲更多的知識,使學生發(fā)生從基礎知識學習到優(yōu)秀文章創(chuàng)作的轉變,而這項教學工作對于教師而言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低年級小學生盡管好奇心較強,但同時觀察能力較弱,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也不足,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自身語言積累也遠低于高年級學生。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秉承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強化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得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章。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作能力;方法策略
在當前新時期教育教學體制背景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應當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潛能,基于聽說讀寫四個維度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小學語文學科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知識內容,能夠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并使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有效表達自身真實情感,使學生通過寫作訓練,掌握更多的創(chuàng)作技巧。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文本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強化學生學科基礎,并使學生得以自主分析問題,并形成自身獨到的理解,以此產(chǎn)生強烈的寫作熱情。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在進行知識點總結的過程中,也能夠產(chǎn)生更為豐富的教學模式,并在與學生不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寫作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為準確地找到寫作的主題,并延伸寫作內容,基于作者的角度思考閱讀內容,并逐漸形成自身的感悟,以此產(chǎn)生豐富的多彩的創(chuàng)作情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完成寫作。
一、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價值
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工作時,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學生的寫作潛能,并形成良好的創(chuàng)作思維,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在寫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以此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開展語文寫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連接社會,同時也能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寫作感悟,切實展現(xiàn)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寫作練習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學生更為深入、全面地進行文本理解與文本創(chuàng)作。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寫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創(chuàng)建故事情景,激發(fā)寫作欲望
低年級小學生自身想象力十分豐富,但是由于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寫作經(jīng)驗,很難利用文字的方式展現(xiàn)自身真實情感,所以導致很多文章內容語序混亂,缺少邏輯。為此,在開展小學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開展寫作練習,而不是一味地利用造句的方式將知識點強硬灌輸給學生。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景,利用故事導入的方式調動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利用這種方式更能展現(xiàn)小學生自身性格特點,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
例如,在進行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的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結合文章的插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段故事,在故事中可以站在受幫助者的角度上詢問雷鋒“叔叔,你認為做好事的樂趣在哪里?”而后轉回雷鋒叔叔的角度上說“當你們幫助到別人的時候,自然會體會到這種樂趣。”當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寫出對話以后,能夠切實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的表達方式更具邏輯性,同時又能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整理教學資源,擴展寫作思路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實踐工作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身想法,而不是刻意關注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表達。只有使學生意識到寫作學習的樂趣,學生才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寫下自身真實的情感和想法。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表達欲望,更需要學生積累足夠的語文素材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寫作。為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工作中,教師應當積極幫助學生整合學習資源,借助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并引導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
例如,在進行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基于教材內容為學生向外延伸,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儲備。在講解完這課知識點以后,教師便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現(xiàn)出更多安徒生童話中的故事,以此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寫作練習中有素材可用。
(三)傳授寫作技巧,強化寫作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寫作教學實踐工作中,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學習起到了啟蒙性的作用。為此,語文教師需要向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不斷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促使學生得以將自身所思所想轉化為書面內容。這也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幫助學生逐漸將自身的語言能力轉化為書面表達能力,使寫出的文章有較強的可讀性。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寫作技巧,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可以有效運用文字語言展現(xiàn)自身想法。
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前布置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作業(yè)。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摘抄的內容進行語句仿寫,利用不斷的練習強化寫作技巧,進而更好地展現(xiàn)在文章創(chuàng)作當中。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語言實踐練習的方式,降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口語化錯誤。教師首先將一段常見的語句展現(xiàn)出來,然后引導學生對這段話進行前后補充,從而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利用這種練習方式,能夠有效使學生意識到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之間的差異,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降低口語化問題發(fā)生的概率。
簡要而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寫作學習是小學生最為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而作文往往又是學生的學習弱項。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學生小的時候就培養(yǎng)起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利用正確的寫作方式不斷強化自身寫作能力。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xiàn)的,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則更需要教師加以耐心,逐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寫作習慣。
參考文獻
[1]楊昌明.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探索[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1(30):2.
[2]譚振芬.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探索[J]. 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