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劉姣姣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時候也在逐步的滲入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加入德育理念教學要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挖掘地理學科中的德育元素,保障德育教育的高效滲入。本文基于對地理學科中德育教育現狀的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具體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發展階段,對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中都會留下比較深遠的影響。所以在各科教學的時候可以融入德育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提升,尤其在地理教學中,滲入德育教育也可以更好的將地理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了解和加深各地的風土人情,了解各地的德育教育水準。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現狀
雖然目前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滲入德育教育,但是在當前的教育現實情況當中,教師的教育觀念還處在應試教育的階段,教師在課堂上只會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授課成效,不會關注到太多課堂以外的東西,這樣就會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也會將德育教育的滲透陷于一種非常的尷尬的境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地理在應試教育的觀念下,在課堂上只是教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沒有深入的挖掘教材,而且對于地理學科來說本身課時量就少,在教學的時候也不如語數外占優勢,所以學生在地理教學的時候本身注意力就會很不集中,再加上老師枯燥乏味的講解,學生對于地理學科就會更加排斥。教師自身教學的觀念中也沒有將德育教育的滲入放在首位,所以才會帶給學生同樣的感受。使得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滲入中就會遇到很大的阻礙,要想促進德育教育在地理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就必須啟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創新課堂,優化課堂,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保障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水平,通過量化的考核標準來約束教師的教學行為,創新創造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將德育教育有效的滲透到地理教學當中,讓教師接受這種新型的教學觀念,從而改變教師教學的傳統觀念。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
(一)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小事做起
在地理教學中可以運用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有效的滲入一些德育教學理念。現在大自然的一些自然景觀遭到破壞,隨著社會文明的提升,生態環境也在遭受危害,一些水污染,土壤流失,海洋污染,空氣污染等一系列的問題在向人類奔赴而來。人類和自然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在人和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理念的廣泛普及之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地理的時候,可以將一些自然景觀現象和地理區域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拓展教學內容,讓學生意識到自然的美麗和尊重大自然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從身邊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的保護自然環境。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氣候》時,可以先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冬季和夏季氣候的不同點,以及各地的氣候分布圖,各地的氣候特點;了解我國南北氣溫的時空分布規律,然后在我國的地圖上找出主要的干濕地區,然后查看一定的氣溫圖表,分析近幾年的氣候氣溫有什么異常,了解我國氣候屬于哪種類型的氣候,了解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通過教學本課就要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氣候資源,樹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在教學本課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往維護生態環境的方向思考,近幾年氣溫出現的反差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可以讓學生適當分析,進而將德育教育滲入地理學習當中,引導學生保護周圍的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維護生態平衡。
(二)創新教學模式,保障得以教育高效滲透
在滲入德育教育的時候不能一直沿用之前的教學方式,要創新教學模式,引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保障德育教育的高效滲入。教學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運用一些教學圖片和文案或者一些動畫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認識大致的地理環境,創新創造多樣的教學方式,用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中國的水資源》時,可以讓學生認識一些山川河流,認識到山河流域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然后結合我國水資源的特點以及河流分布的特點總結出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一些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幫助學生分析水資源的重要性。通過本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我國的水資源特點,在教學時候可以播放一些水利工程設施建設過程的紀錄片,豐富學生的常識,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三)借助有效的地理課外活動,滲透德育
在地理教學當中一味的運用理論知識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多多參與課外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在各地的地理人文景觀中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可以積極的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在活動當中將德育教育高效的滲入,運行一切自身行為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明白德育教育和地理教學結合的重要性,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各地的人文地理環境。
例如,教學《中國的行政區劃》了解我國現行的三級行政區劃,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中國地圖進行講解,將34個省份的行政中心標注出來,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通過本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具體都有哪些省份,了解每個省份的大致地理位置,進而深入德育教育,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讓學生們認識到祖國的幅員遼闊。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應當引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運用科學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的成長。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提升學生的個人價值觀念,有效地展開德育教育的教學活動,在地理教學中積極的探索創新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再龍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滲透[U]考試周刊 2012(033):133-133;
[2]孫佳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德育方式方法探究[D]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 2015(45):198-198;
[3]魏彩玲 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的行動研究[D]讀與寫 2019 16(0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