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摘? 要: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不能以解決數學問題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更要強調對學生數學思維和創新意識的訓練與培養,實現思維和技能上的綜合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學生以新方法、新技巧解決數學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文章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入手,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數學思維
一味地模仿、參考只會讓學生失去自主意識和學習能力,而關注創新意識的培養與發展,可以讓學生在分析數學問題的同時進行創新學習,更有利于實現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探索新知識,通過辯證思維來解答數學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借助多元化的數學活動創新數學教學,鼓勵學生多互動、多交流,在相互的思維碰撞中培養創新意識,構建創新課堂。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意義
1. 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不僅表現在積極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意識,還表現在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針對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要建立由內而外的教學新模式,強調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深度優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助于形成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和理性精神。擁有出色數學創新意識的學生,除了對數學符號、算法敏感之外,其還會主動嘗試應用數學工具解答數學問題,從而發展自身的數學思維。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學生眼中的數學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答,數學思維更加活躍。
2. 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創新意識是一種引導學生基于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意識,其包含了數學知識的聯動、創新應用等多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有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嘗試創新的同時不再滿足于傳統教學活動的引導,主動嘗試以新方法、新思路解決相關數學問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借由對數學問題的重新解讀、數學方法的重新加工形成數學創新能力,在創新的同時認可自我。對于學生來說,創新意識能夠引導其不斷進行嘗試,在嘗試的同時提升其數學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更為密切。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生才能夠在創新的過程中高效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
1. 應用數學圖表工具,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是對數學知識進行重新應用、深度挖掘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創新要求教師不要過度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創新應該以認知、應用、積累為基本手段,重視學生主觀意識的表達。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多元化的數學工具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將抽象的數學問題、概念加工為直觀的教學對象,要求學生學會通過具體實例運用歸納和類比發現數學關系與規律,從全新的角度展開數學探究活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三年級上冊“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題目? 某小學正在舉行運動會,操場上坐著不同年級的學生。為了方便管理,教師把學生分到了4個區域當中,每個區域中有119人,問四個區域共有多少名學生?
對于此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四個正方形,并在每個正方形中寫出具體的人數,對關鍵信息進行整合。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推導簡便算法:假設在每個正方形區域中各增加1名學生,則每個正方形中都有120個人,運算120 × 4的難度明顯比119 × 4的難度小。在得出數學運算結果之后,將運算結果減4,從而得出正確答案。另外,在運算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表格梳理數學關系,分析有關的數學問題。教師讓學生思考其他的數學運算思路,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2.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所謂教育,不應該是亦步亦趨的過程。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激發數學靈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勇于探索一些開放性的、非常規的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三角形”一課時,針對本節課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設計以小組為單位的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求學生每四人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先獨立展開學習,然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別繪制三角形,并總結三角形的性質。在這一環節中,有些學生單純地關注三角形的外觀特征,如三條邊的長度是否相等、三個角的大小是否相等,從直觀的視角進行數學分析;有些學生則會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推導:改變三角形的邊長、角度,則可以得到不同的三角形。這樣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依靠數學學習成果的交流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幾何圖形的學習不僅要從圖形的整體結構入手,更要關注構成圖形的元素,在對圖形進行“微調”的同時,掌握數學知識。小組成員所給出的數學學習結果會啟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賦予學生新的學習靈感,促使學生從新的角度展開思考,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3. 品讀數學文化故事,培養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保障學生在主觀情感上接受創新、在數學學習中樂于創新,多交流、多互動,優化數學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嘗試借助數學史故事為學生提供參考,要求學生學習數學家從無到有、敢于探索的創新精神,使其利用既有的數學資源完成創新任務。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各類數學問題、數學史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雞兔同籠”一課時,在講明數學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嘗試要求學生運算,并為學生講解用代數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假設雞和兔的初始數量都是1,數量逐漸增加,則動物腿的數量也會遞增,學生可以通過數字的累加來“湊數”,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一環節的運算難度較大,且運算過程極為煩瑣,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此時,教師可以嘗試布置課外探究活動,要求學生用更為簡潔的數學方法來運算相關數學問題。在品讀數學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分享“雞兔同籠”的其他解法,如“抬腿法”“極值法”等,依靠驗算來幫助學生歸納數學知識。教師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學生獨立認知、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是一種鍛煉學生思維與數學技能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嘗試利用新方法、新知識、新問題來優化數學教學流程,以認知、探究為出發點,創新、積累為終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主動體驗創新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章一星.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 基礎教育研究,2016(14).
[2]曹英彩.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6(28).
[3]孫杰.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8).
[4]王曉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議[J]. 考試周刊,2020(26).
[5]黃麗娜.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6).
[6]石海旭. 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考試周刊,2021(35).
[7]索超.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讀寫算,2021(9).
[8]朱文平.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 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