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出版行業由此掀起媒體融合浪潮。尤其是新媒體傳播技術和遠程傳輸技術的應用與革新,為出版行業的出版策劃創新提供了新的平臺,促使出版策劃編輯進行思想創新。文章結合媒體融合時代背景分析出版策劃編輯工作,發現出版社策劃編輯具備創新思維是出版策劃工作的基礎、出版社擴展市場的前提以及出版社得以持續發展的保障,進而探究創新思維的方向,即傳播內容多元化創新、信息服務個性化創新、傳播渠道多樣化創新以及受眾服務社群化創新。在此基礎上分析創新思維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的重要性和轉變方向,由此從更新管理制度、培養策劃編輯創新性思維和轉變策劃編輯的認知三方面提出創想思維培養具體對策。
關鍵詞:媒體融合;出版社;策劃編輯;創新思維;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10-0195-03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新媒體異軍突起。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主要是指依托于互聯網的一種新興媒體。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各有優勢,因此媒體融合成了必然趨勢。隨著媒體融合縱深推進,融媒體時代到來,新的媒體語境開始出現,這為視覺藝術創新和傳播提供了良好的媒介生態[1]。2014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后,包括出版行業在內的新聞傳媒業均出現了媒體融合的發展態勢[2]。在融媒體背景下,新媒體傳播技術和遠程傳輸技術的應用與革新為出版行業的出版策劃創新提供了新的平臺,促使出版策劃編輯創新思想,以更好地策劃出具有創造力的選題。
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界步入了全新發展時期,圖書的選題策劃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圖書選題策劃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創新交融在所有工作中,策劃編輯需要從新穎角度選題,書籍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因此,培養策劃編輯創新思維能力既是圖書出版社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又是深入拓展圖書出版市場的高效策略。
(一)創新思維是出版策劃編輯工作的基本要求
通常而言,出版社圖書選題應該根據當前市場需要進行,但這種選題方式缺乏整體安排與設計,圖書因不成規模與系統、缺少品牌效應,無法滿足市場的實際需要[3]。
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應該轉變策劃理念和創新思維,并在第一時間把握社會熱點事件和出版編輯行業最新發展動態,綜合構思圖書選題策劃全階段,改善選題,科學策劃選題的結構比重,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策劃編輯風格。由此可見,出版社策劃編輯在創新思維指導下開展圖書選題工作,才能保證圖書出版的創新性和新穎性。
(二)創新思維是拓展出版市場的必要條件
傳統出版行業中,策劃編輯通常的工作職責在于圖書策劃,而圖書銷售和售后工作不屬于其工作內容。在媒體融合時代,圖書策劃編輯需要根據圖書市場需求、讀者喜好及市場上同類圖書銷售情況策劃出滿足讀者需求的圖書[4]。不同圖書面向不同讀者群體,因此策劃編輯需要深入了解各類型圖書市場銷售行情,通過全面考察市場狀況制訂營銷方案,由此策劃具有市場價值的選題。
例如,策劃的目標圖書是學術專著,策劃編輯在前期工作階段就應該鎖定具體的讀者群體,并在營銷階段針對專業學者、老師或相關專業學生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圖書推廣活動。
(三)創新思維是出版社得以持續發展的保障
如今,傳統出版策劃編輯在圖書選題編輯工作階段依然固守原有策劃理念,使得圖書選題策劃工作不具備長遠發展規劃。但在融媒體時代,選題策劃對長遠規劃十分重視,這就要求策劃編輯開展全程策劃工作時需要注重選題的每個細節。為了能夠更好適應融媒體時代出版策劃編輯要求,策劃編輯應該根據出版圖書市場調研資料和相關市場信息創新思維和轉變觀念,從而建立圖書出版可行方案。由此可見,出版社圖書策劃編輯在融媒體時代必須具備創新性思維,才能使出版社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從而保障出版社的可持續發展。
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圖書出版模式已經被徹底顛覆,使得該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為了能夠有效參與市場競爭和應對新時代要求,培養策劃編輯的創新思維是科學增強圖書選題新穎性的有效策略。
(一)傳播內容多元化
融媒體時代,讀者接收和瀏覽信息的習慣具有淺層化和碎片化的特征,他們更加傾向于將自己的閑暇時間用于瀏覽篇幅短且容易理解的文章,而對長篇且深奧的文章采取回避態度。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大量出版社紛紛尋找與融媒體融合的發展路徑,如通過開發手機應用軟件和創建企業官網等將傳統的紙質書籍轉化為數字化資源,這一舉措使受眾檢索和瀏覽相關圖書資料更加便利[5]。然而,出版社官網和手機應用軟件上的文章大多以多屏形式粘貼分發的,這種具有明顯滯后性和局限性的形式根本無法滿足目前受眾的閱讀需求。出版社圖書選題應注重從單一、固定朝多元化和豐富化方向轉變,并根據不同媒介形式策劃出具有新穎性的傳播內容。具體表現為出版社策劃編輯可以根據微信或微博等社交媒體提煉與圖書主題相關的關鍵信息,從而策劃出圖文并茂的圖書作品,這不僅可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且推動讀者深入了解出版社及其相關出版刊物,以此擴大傳播覆蓋面。
(二)信息服務個性化
目前圖書出版刊物在傳播內容和傳播平臺都面臨同質化問題[6]。出版社網站是出版社圖書資源應用頻率最為高的平臺,但出版社網站數字化功能卻存在同質化問題[7]。例如,近幾年興起的HTML傳播形式,從內容和形式而言,都是出版社關鍵的服務增值路徑,但是在出版社官網信息連接點、連接渠道和平臺功能方面都是由網絡科技公司負責設計,因此存在同質化問題。而出版社策劃編輯自身不具備個性化的創新思維是同質化的主要原因。由于互聯網科技的高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信息集散地和思想交鋒的主陣地,為了更好地吸引讀者眼球,策劃編輯需要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而個性化要求策劃編輯需要基于圖書選題和用戶特性提供數字化傳播服務,具體體現為服務界面、服務功能以及服務內容等方面于一體的特色化服務。
因此,出版社策劃編輯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和分析受眾在出版社官網的登陸時間、在線時長和搜索內容等相關信息,以此分析讀者閱讀習慣、瀏覽行為、興趣、需求之間的隱性關聯度,并通過微信平臺將出版社現有書籍、報刊等信息資源推送給讀者,讓讀者享受個性化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務,從而強化讀者對出版社的依賴感和信任感[8]。
(三)傳播渠道多樣化
媒體融合背景下,出版物的傳播和發行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化了,尤其是具有交互性信息的數字出版物和有聲書籍等向讀者提供了別樣的閱讀體驗。隨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與圖書出版策劃的結合,出版行業充滿了動力與活力。因此,策劃編輯需要及時轉變和創新思維,并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好相關動態圖形、短視頻及有聲語言吸引讀者關注圖書、刊物。
例如,出版機構可與喜馬拉雅FM合作,整合低年齡段兒童故事圖書并配以有聲朗讀,然后交由科技公司研發“智能故事點讀機”,這種傳播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兒童群體在不同環境下聆聽童話故事的需求[9],從而開拓廣闊的銷售市場。喜馬拉雅FM通過有聲語言傳播童話故事也為出版社策劃編輯的創新思維提供了借鑒,使策劃編輯深刻意識到突破傳統文字、圖文和視頻傳播的束縛和縱深融合新媒體技術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增強圖書選題的新穎性,才能更好地將圖書信息傳遞給廣大讀者。此外,傳播渠道多樣化不僅能提升出版行業的經濟效益,更能有效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和更好地傳播社會主旋律。
(四)受眾服務社群化創新
社群化是當前信息消費的主要生態,都以建群方式分享和傳播信息,從而實現群成員之間信息及時交流和溝通的目的。但多數圖書出版社目前的社群化意識不夠強烈,策劃編輯與圖書作者、專家和讀者之間依然采用一對一交流的方式,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應該根據讀者群體具體特性,策劃出具有時代性和滿足讀者需求的圖書[10]。由此可見,策劃編輯為了能夠有效獲取圖書銷售數據可以組建社群,這能為策劃編輯的選題工作提供一定的方向和依據。比如,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全國各大書店銷售排行榜、各大圖書網站銷售排行榜等相關圖書信息數據,能為圖書策劃編輯的選題工作提供指導。
通常而言,圖書出版具有很長的周期,因此很容易錯過信息資料的“時效性”要求。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行業背景下,誰能將圖書第一時間送到讀者手中,誰就會取得決勝的先機,這就要求圖書策劃編輯需要具有主動出擊和善于發現創新點的意識,策劃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圖書。
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的思維創新已經勢在必行,這要求策劃編輯轉變認知和認清自身工作價值與職能,以此激發創新思維。
(一)更新管理制度
出版社策劃編輯思維創新雖然依賴于策劃編輯人員專業素養的提升和思維的轉變,但也需要出版社的培養和支持[11]。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需要有效處理海量數字化信息。為有效幫助策劃編輯開展工作,圖書出版社應該盡快創建數字化工作平臺和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并著手對策劃編輯進行創新思維方面的培訓,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適應新工作環境。
除此之外,圖書出版社應該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創建編輯工作者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這樣更能激發策劃編輯創新求變、勇于探索和敢于嘗試。
(二)培養策劃編輯的創新性思維
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策劃編輯應該時刻關注受眾需求的變化,借助互聯網分析不同讀者興趣特征和整合優秀的刊物,從而滿足讀者對新穎圖書的需求。通常情況下,圖書出版周期較長。在策劃編輯過程中,一旦發生重大事件,策劃編輯就需要把握時機,努力抓住圖書營銷的機會。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出版社越能盡早將圖書送到讀者手中,就越能搶占市場。
然而要想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出版社策劃編輯就應該具備創新性思維和主動意識,才能策劃出與時代需求相符的書籍。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出版社內具有創新思維意識的策劃編輯在此時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策劃出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圖書,并及時送到讀者手上,以此回應出版社和社會大眾對疫情的關注。
(三)轉變策劃編輯的認知
媒體融合時代,出版社內容生產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用戶內容生產。隨著新媒體的盛行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廣大讀者具備越來越充分的話語權。一般而言,讀者可以通過手機參與相關圖書信息的生產和傳播,這在客觀上驅使出版社策劃編輯積極轉變認知,即對受眾的認知從信息接收者轉為信息再生產者。出版策劃編輯越來越重視圖書選題與讀者之間的交互關系,以此編輯出讀者喜愛的圖書。比如,出版社策劃編輯開展刊物選題工作時,可以將該刊物選題相關活動在微博上公布出來,并交由讀者評論,策劃編輯然后結合讀者相關建議確定刊物主題和刊物主要內容。確定好刊物主題后,策劃編輯再通過抖音或者其他新媒體平臺收集與該主題相關的意見。整合意見后,利用社交平臺向讀者推送刊物相關內容,從而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此外,策劃編輯可以將與刊物主題相關的短視頻或者圖文信息插入刊物內容中,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圖書內容的傳播價值。
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肩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神圣使命,因此必須增強文化自信,要把握時代發展方向和抓住媒體融合發展機遇。此外,出版策劃編輯還應該密切關注出版行業發展動態和社會熱點事件,學習出版專業新知識和新技術,進而實現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出版社策劃編輯的思維創新。通過塑造創新思維,策劃編輯才能及時轉變認知,認真對待每個選題,努力堅守工匠精神,從而為廣大讀者提供高質量圖書。
參考文獻:
[1] 丁忠華.媒體融合時代出版社策劃編輯的創新思維芻議[J].出版廣角,2020(24):55-57.
[2] 朱蘭英.報社新聞編輯如何應對媒體融合挑戰[J].中國報業,2020(12):92-93.
[3] 袁其興.媒體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編輯能力的挑戰[J].管理觀察,2014(34):21-23.
[4] 楊明.論編輯工作者如何應對媒體融合發展[J].新聞文化建設,2021(10):34-35.
[5] 李逢國.媒體融合時代選題策劃的思路創新和實踐分析[J].記者觀察,2020(27):34-35.
[6] 張艷鑫.新媒體融合發展環境下出版社突圍策略[J].記者觀察,2020(3):108.
[7] 謝明.編輯出版業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及其現實意義探析[J].中國新通信,2021,23(9):147-148.
[8] 金春紅.探析媒體融合時代出版社策劃編輯的創新思維[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16):176-178.
[9] 孟華威.融媒體時代出版編輯流程的轉型[D].開封:河南大學,2019.
[10] 夏靜,張俊.《全民經典朗讀范本》融媒體出版平臺策劃始末[J].出版參考,2018(1):59-61.
[11] 李學云.淺析報社新聞編輯如何應對媒體融合的挑戰[J].記者搖籃,2019(3):123-124.
作者簡介 施先穩,本科,主任編輯,研究方向: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