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 袁海英
[摘 要] 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核心素養下的教學不僅包含了對知識、方法與技能的傳授,還融入了對學生思維、情感和態度的培養。以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為例,教學目的主要分為三個層次:“雙基”,即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結的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科學思維。
[關鍵詞] 初中教學;信息技術教學;核心素養
進入21世紀后,信息技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網絡技術更是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重要性凸顯。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引導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并培養初中生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從而提高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一、當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較為簡單
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知識深厚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包含非常多的動手實踐內容。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Adobe Photoshop軟件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修圖、組合圖片、切換背景等,操作復雜,重點、難點較多。很多教師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完成教學任務,制定了非常簡單的教學內容,通常是給出一張圖片作為范例,要求學生使用Adobe Photoshop軟件將原始圖片修改得與范例圖片一模一樣。這種簡單且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標性不強,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二)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學科,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盡快完成操作任務,會使用投影的方式給學生演示操作步驟,讓學生模仿投影中演示的操作步驟進行演練。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提高了學生的模仿能力,卻沒有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
(三)教學層次較為淺顯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在完成書本內容的教學后,應該繼續延伸、拓展相關知識點,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內化。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教師都沒有這樣做,因為在初中階段,信息技術學科并沒有被納入中考的范疇,導致部分教師只滿足于完成書本內容的教學。這種淺顯的教學很難讓學生學習到能夠真正應用于實際生活的知識和技能。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
(一)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教學
在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雙基”,即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內容,也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第一步。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應從傳統的軟件演示和操作教學,轉為情境、項目、問題的探究教學,而要實現探究教學,則要求學生應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教學Adobe Photoshop軟件使用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演示用Adobe Photoshop軟件修圖的過程,還應該給學生講解圖章的作用、與圖層相關的理論、Adobe Photoshop軟件中各種工具的名稱及使用方法、使用后的效果評估、圖片格式的保存和轉換問題等。教師在完成本節課的“雙基”教學內容后,還應對“雙基”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教師通過講解這些看似細微、煩瑣的知識點,可以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信息技術基礎。基礎是學習的根基,扎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果,進而幫助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信息技術學習。
(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解知識,學生也不能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機械重復的練習。教師應預設一些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說過,只有能夠喚起學生思維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基于自己原有的認知基礎,在面對新知識時,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發展的過程。所以在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要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如何使用Adobe Photoshop軟件中的圖章工具”時,應首先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墻壁不小心被鉛筆弄臟了該怎么辦呢?”學生回答:“可以用橡皮擦擦掉。”教師提出該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將生活情境和Adobe Photoshop軟件相結合。教師繼續啟發學生:“如果墻壁上有底紋,在使用橡皮擦去污漬的時候,會不會破壞了墻壁的底紋呢?”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是否存在某種工具,可以只除去污漬,而保留圖片原本的底紋呢?”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Adobe Photoshop軟件中圖章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學生嘗試解決問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再現的過程。教師鼓勵學生的目的是肯定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和鉆研更深層次的問題。例如,在“形狀選擇工具”的學習中,部分學生發現“利用長方形的工具選取規則照片會更加有效”。這種選擇和使用工具的方法,是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課本而總結出來的,體現了學生積極思考的態度,教師應該給予鼓勵。
(三)提升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思考能力
進入信息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變得多樣,信息傳遞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思考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思考能力,才能高效地傳播信息。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思考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先將問題描述出來,再通過思考加以解決。例如,在教學“如何合成一張圖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信息技術的角度去思考以下問題:“使用哪種工具能最高效地合成一張圖片?除了我們最熟悉的Adobe Photoshop軟件,還有其他的軟件嗎?如何合成這張圖片的完整操作步驟是什么?在合成圖片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摸索前進。學生在通過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后,能夠加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進而在腦海中形成深刻的記憶。
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的內涵,著力夯實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思考能力,進而打造優質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萬芝.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路徑——以信息意識的培養為例[J].教師博覽,2021(24):57-58.
[2]耿慶成.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信息技術“卓越課堂”探究——以“目錄制作”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21(24):12-13.
[3]謝果珍.新課程背景下農村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1(21):26-27.
[4]孔靜.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科幻畫報,2021(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