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目標在課程教學中起著指導和牽引課堂的作用,教師應嚴格依據教學目標開展課堂教學,并且根據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評價和檢測,才能保證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對“教-學-評一致性”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節設計策略進行了探索,以期對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性;小學英語;教學設計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如教學目標的設定不科學、教學過程不能有效落實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檢測不到位等,造成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檢測評價出現“脫節”現象,使得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不高。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源在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評”三個環節沒有保持一致性,因此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加強“教”“學”“評”三個環節的設計,并依據設計開展教學,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一、“教-學-評一致性”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求
(一)參考課程標準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設定小學英語教學目標時要嚴格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為此教師需要加強對新課標的學習,在充分理解其內涵與要求基礎上,以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最終目的來設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依據教學內容設定教學目標
由于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其教學目標與要求不同,因此還要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有重點地設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參考學生的學習狀況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為了促進所有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教師在設定學習目標時應考慮到學生能力、基礎的差異性,并且還要考慮到層次性特點,讓所有學生都可以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
(四)教學評價方式的可操作性
只有可操作性較好的評價才能讓目標落到實處,使教學檢測評價內容具體化。為了確保評價的全面精準性,建議使用定量和定性評價法。
二、“教-學-評一致性”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節設計
(一)科學設計教學環節
1.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教學環節,只有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需要充分解讀教材,落實課程標準要求,教學目標才能對教學和評價進行指導,對活用教材提供依據教師還應以學生為主體,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知識儲備,懂得學生原有基礎知識,預測本節課學生應該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以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My family” Lesson 1“ This is my family”的教學目標為例:
(1)借助圖片、圖像,能聽懂、會說故事內容。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理解其基本含義,并能用英語復述課文內容。85%以上的學生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正確率達到85%以上。
(2)創設語境,在語境中理解“ready, smile.”。95%的學生看到老師的手勢就能脫口而出這句話。
(3)展示Family Tree(家譜圖),進行知識遷移。95%以上的學生能夠掌握家庭成員的稱呼。
(4)看圖填空,歸斷正誤,開展圖文配對競賽,介紹身邊的家人,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5)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以及播放公益廣告“Family”視頻,對學生進行愛家、愛家人、愛集體的情感教育。
教學目標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是課堂教學的準繩,它可以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目標決定任務,任務決定方法。本節課上,教師依據以上目標,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習,通過觀察、視聽、模仿、對比、判斷等方式,在聽、說、讀的過程中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提升語言思維和語言技能。
2.課堂講解環節的設計。課堂講解是落實“教-學-評一致性”理念的關鍵環節,進行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時,應從如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教學內容設計。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要改變傳統的憑經驗進行設計的思路,應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能力與技能培養)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學生需要學什么”“學生學習的基礎是什么”“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什么內容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什么內容需要教師深入講解才能明白” “學到什么程度”“如何判斷(評價)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目標,或達到什么程度”,依據這些問題設計教學內容,才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是教學方法設計。既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課型的需要來選擇和設計教學方法,也是根據“學生如何學、如何才能實現學習目標”來選擇或設計教學方法,可運用游戲教學法、競賽教學法、角色表演教學法等。例如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My family ”Lesson 1 “This? is my family”時進行圖文配對競賽游戲。課件上出現Am和Ken的 Family Tree(家譜圖), Ann代表女生,Ken代表男生,利用班級優化大師各抽選男女生代表上臺參加競賽,要求臺上的同學將單詞拖到對應的人物框下方,該組其他同學一起用“This is my...”介紹人物,用時短的組獲勝。這個看似簡單的游戲活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參與活動時學生的榮譽感普遍較強。教師采取有趣的教學方式,學生會集中注意力,學習熱情高漲,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教學活動設計。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重點針對教學中的難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難點,從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學習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時,可設計生日聚會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就能加深對句型的理解并能熟練運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評一致性”理念教師的備課模式也要有所轉變。以前教師只關注備課內容,卻沒有關注學生的需求點。學生的學習特點存在一定差異,需要教師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尋找到學生的學習需求點,對學生在學習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提前預判,制訂合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可以合作探究,充分展現出學習活動的優勢。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從學生角度對教學活動方案進行優化。
比如學習文具類單詞時,可以使用pen,pencil、pencil-box、ruler、crayon的實物圖片或者短視頻,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游戲,根據圖片內容來猜測單詞的讀音。學習動物單詞時,可以帶領學生前往動物園進行參觀,讓學生說出看見的動物,比如cat、monkey、dog、 elephant、tiger,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簡單的短語表達,比如說出“I like monkey”。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達成教學目標。如學習big、small、short、long等形容詞時,可以創設買衣服的情景,學生可以將這些單詞應用在買衣服的情景中。
(二)重視設計指導學生環節
重視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學習方法的指導,是“教-學-評”一致性活動的重要要求。設計指導學生環節應關注以下內容:
一是激趣方法的設計。小學生只有產生了學習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在指導學生環節,必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例如,讓學生記憶單詞時可利用“兒歌”的方法,既簡單又易記;還可以運用表演、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把課文內容進行模仿表演,使“苦學”成為“樂學”,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是學習活動與方法的設計。教師可針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閱讀理解、語法學習、聽力學習等的標準對課堂學習內容展開設計,以更好地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由于小學階段英語學習是打基礎階段,因此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即可,即依據“心到”“手到”“耳到”“眼到”“口到”的標準來引導學生開展各項學習活動,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加大關注力度。以往,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存在問題?,F階段,教師要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教學前,教師要布置好學習的任務和內容,學生按照提示進行自學,比如看書、參考學前指導、自主練習等。經過前期的自主學習之后,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期間出現的問題和錯誤進行討論引導,這種“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非常新穎,將課堂的時間下放給學生,讓學生獲得了寬裕的學習時間,同時也鼓勵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索,這樣把課堂變得更加開放,在學習小組可以自由地討論發言,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創新學習氛圍。
如教學數字單詞11-20時,先讓學生復習以前學過的數字單詞one到ten,復習后以小組的形式學習11-20的單詞。小組成員先自主學習,在小組內部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討論13-19這幾個數字單詞的相同點。最后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和解答,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規律。
(三)合理設計教學評價環節
“教-學-評一致性”理念強調,在教學中要把學生學習效果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三大任務”之一來落實,在每個環節都要注重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應在課前加強對各教學環節的評價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監控學生學習,引領課堂教學活動。為此可設計如下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評價:
一是在點撥指導中進行激勵評價。在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師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指導的同時進行激勵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沒有實施新的教學模式之前,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時往往非常表面化,多是給出一個分數,這種評價方法不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所以必須要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進,提升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是教會學生實施自我評價。為學生制作自我評價表,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時,各小組長也可以對小組成員的學習狀況展開記錄和評價。教師查看學生自我評價的內容,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并根據這種反饋調整教學內容。
三是在小組交流中進行相互評價。小學英語教學經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成員在一起交流評價可以提升學習效果,同時使用小組競賽的方式,也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如教顏色單詞時,評價采用彩虹圖;教授動物單詞時,評價采用動物跑步競賽等。在設計課堂評價時,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將個人評價和集體評價的結果結合起來,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把“教”“學”“評”三個環節用教學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加強這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時刻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來開展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并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合理進行學習評價檢測,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季紅妹.小學英語教學“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探索[J].科普童話,2017(7):22.
[2]曾霞鑫.“教學評一致性”理念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7(Z1):39-42.
[3]洪蓉娟.小學英語“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分析[J].科普童話,2017(11):8.
作者簡介:包巧芳,古田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