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紅
【摘 ?要】當前,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雙減”政策的實施,培養提升學生假期中自主學習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協同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為高中生的假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多的途徑和方法。學校、教師、家長、社會、學生合力,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協同育人;高中教育;自主學習
新形勢下,自主學習是全世界范圍內都在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當今教育的主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協同育人理念要求把與學生相關的各個方面協調起來,共同培育學生,使學生得以樹立起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而假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段。
一、目前高中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中的教育都是填鴨式的教學,為了取得所謂的“好成績”,很多學校和教師都是在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變成沒有靈性的答題機器,對于試卷上的題目能夠奮筆疾書,但是一旦遇到實際問題就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找答案、找方法,這是最為致命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如果只會試卷答題,那么這樣的學生將會寸步難行,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更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培養出有創造性的人才,而不是只會答題的應試教育的機器。
以上所述是在校期間教育存在的問題,那么學生在假期的自主學習的問題呢?從在校期間的教育問題,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假期的自主學習問題中比較明顯的就是學生不是自愿自主去學習的,而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作業任務,從而被動地學習。這對于學生來講不僅是一種折磨,還浪費了時間,更是摧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協同教育理念指導我們教師對于學生的假期自主學習不應該是單純地停留在布置家庭作業上,更應該是在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自主自愿學習,這才是假期自主學習的重點。
二、協同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內涵以及對各要素的要求
所謂協同育人就是要求“家校社”三位一體,共同擔負起對學生的培育工作,此教育理論不僅適用于在校期間的教育,更適用于學生的假期自主學習。協同育人要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強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效連接,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升華,打破傳統教育中家、校、社完全分割的狀態,形成家即是校、校即是家、家校社三位一體的格局,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如何讓學生減負落地,培養更多適應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各類人才,需要“家校社”協同發力。
三、高中生在假期如何應用協同教育做好自主學習
(一)家庭監督學生即時強化學過的知識及做好預習工作
學習是對一個個記憶不斷強化的過程,因此復習和預習都是學習中的關鍵部分。假期是學生彎道超車的一個黃金時段。在假期,學生完全是自主學習,可以針對自己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假期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里,因此,家庭應該要做好對于學生的監督工作,在保證學生的休息娛樂時間外,應當督促學生復習和預習相關的知識點。家庭的監督在高中學生的假期自主學習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因為高中學生學業壓力較大,在校期間較為辛苦,所以假期難免會有所懈怠;另一方面,高中學生還未完全成熟,注意力不夠集中、目標不夠明確,因此更需要家庭的督促。復習過程是一個“即時強化”的過程,“即時強化”是在掌握了知識點之后的一個“消化吸收”和“重新呈現”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有利于思維方式和核心素養培養的學習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對一些淺顯的知識點已經熟練,因此能夠讓其深入思考,難度也會隨之而減少,在高中的學習中思維方式的培養是關鍵,能夠讓學生形成獨特的思維方式,對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二)社會助力學生應用多媒體等軟件自主學習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法,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融入,使得許多抽象的教學得以化繁為簡。社會應當加快網絡基礎建設,來支持更多學生采取互聯網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因為家庭等各方面因素,使學生在假期的問題可能不能及時得到解答,而互聯網多媒體的應用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預習《經濟與社會》中的第二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課時,涉及市場調節和政府宏觀調控的知識,這是學生初中沒有接觸過的。那么如何能夠更好地理解市場和政府的關系,現代社會作為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借助其學習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從互聯網上獲取學習的資料,另一方面要關注國內重大的經濟事件,理解如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辯證分析市場調節的作用,從而正確理解為什么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在此基礎上,正確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把市場調節這只“無形的手”與政府宏觀調控這只“有形的手”相結合。互聯網因為其信息的豐富性以及獲取的快捷性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幫助將起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三)學校要鼓勵學生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高中教學中,切忌填鴨式教學,這是對學生的一種摧殘,也不能夠很好地踐行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理論的教學中要以現實實踐為教學的基礎,那么學生的假期自主學習更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學以致用是教學的目的,也是核心素養的要求和體現,更是整個教學目的的要求。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是教學的要求,更是對學科的一種升華,也是核心素養在現代化學習中的體現。對于學生來講,每個班級都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學生,因此學生學習起來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學得快,有的學得慢;有的對數字敏感;有的對圖形感興趣等等,不一樣的學生擅長的方面不一定一樣。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發現自我,并在新學期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實踐就是把數字結合到圖形上,把圖形結合到數字上去,讓學生培養起屬于自己的物理思維和核心素養。
高中是思維質變的時期,就以高中政治來說,可以說你能夠想到的所有的思維方式都在政治中有所應用,因此在政治的學習中,讓學生在假期中聯系實際,自己自主學習,體會經濟學的應用,領悟哲學中的思想,是思維發展的重要過程。例如必修四《哲學與文化》中的辯證法思想,讓我們學會分析國內國際事件、看待生活時用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重點、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等辯證觀點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對于高中政治的學習者而言,思維方式的拓展和理論的實踐是兩大任務,同時也是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因此在對高中政治學習上,學生自己去實踐探尋規律尤為重要,一方面能夠很好地結合生活實踐,另一方面也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是核心素養很好的體現。在學習研究“社會發展基本規律”時,學生對于其內容的理解和學習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是較為困難的。所謂社會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起著怎樣的作用等等都是在這一塊知識學習時需要理解清楚的,學生應該結合社會形態的更替、國家制度的改革等來理解。
對高中學生來說,假期是一段寶貴的學習時間,只有在假期能夠很好地自主學習,做到溫故而知新,才能夠很好地適應開學后緊湊的學習生活。對于政治科目而言,學校應該鼓勵學生聯系實際,哲學觀點看似深澀難懂,但是其實一切理論思想都是源于生活的,因此學生應該把理論結合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探索和踐行理論。學校鼓勵學生自己觀察,獨立思考,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也充實豐富了學生的假期,既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又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因此學校應該予以支持和鼓勵。高中政治的學習主要是從經濟、政治、文化、哲學、國際政治經濟等方面入手的,高中政治看似是一門思想學科,但實際上,高中政治的實踐性是非常高的,學生在校學習可能實踐相對少一些,所以就需要假期的自主學習來讓學生更多地結合實際,而不是停留在課本上。
(四)利用自主學習的大單元學習法培育核心素養
所謂的大單元學習法,就是要學生結合各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和聯系,只有將知識點融會貫通才能夠達到高中對學生思維培養的目的。高中學生的假期自主學習更是應該運用大單元學習的思維方式,結合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新的知識的學習和預習,同時利用預習的知識點對學過的舊知識進行記憶的加深和理解的深入。在高中知識的自主學習中,學生往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是方方面面的,不僅涉及學科的各個單元,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大單元學習法也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各種教育方法方式層出不窮,但是都離不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并不只是學習文化知識那么簡單,更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各個學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最終能夠很好地應用到生活中,為自己為社會的發展助力。社會是發展變化的,教育和學習的方法亦是如此,任何教育方法都是要結合實際的,協同育人的教育方法也是如此,結合實際的同時,還要結合其他的學習方式。就目前教育的發展而言,核心素養的培育和大單元學習法的結合是很有必要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改變和進步的過程,高中的政治學習亦是如此,必修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必修四的《哲學與文化》都是相互聯系的,哲學的知識點可以運用到經濟文化的發展上,反之,哲學的思想觀點就是從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總結而來,是社會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哲學思想是由基本的經濟物質為依托和載體來呈現的。在高中政治的學習中,特別是自主學習時不能把每一冊的知識點孤立起來,而更多的應該是把知識點都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才能夠使理論得以進步。
四、結束語
高中的學習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時間段,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腳踏實地,高中生假期自主學習也是如此,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自我主動,然后“家校社”成為最強助力。在假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盡量獨立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更好地達到對知識點的深刻印象。協同育人教育理念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需要各方面的不斷努力,才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假期學習體系。
【參考文獻】
[1]趙新峰.協同育人論[M].人民出版社,2013:2-52.
[2]殷文俊.項目學習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成路,2014(34):56.
[3]余文森.論自主、合作、研究學習[J].教育研究,2004(11):27-30.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泰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協同育人機制下高中生假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tjkzd2021-055)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