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 ?要】基于初中英語教學背景之下,教師將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體系之中,引導學生梳理知識并系統化地學習知識,深化學生對于英語知識內容的理解以及實踐感悟,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因而,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對于“基于初中英語教學背景之下,思維導圖的應用路徑”進行實踐探究。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英語素養(yǎng)
初中英語教師將思維導圖教學手段與課堂教學理念有機融合,引導學生跟隨教師學習知識,梳理知識,通過思維導圖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理解以及知識應用能力。因而, 本文對于基于初中英語教學背景之下,思維導圖的應用路徑產生了以下見解:
一、英語中常用的思維導圖類型
(一)樹狀導圖
這種形式的思維導圖可以運用于單元知識的有機梳理,深化學生對于單元整體的認識與感悟。
(二)發(fā)散導圖
這種形式的思維導圖主要應用于延伸性知識學習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學習。
(三)流程導圖
這種形式的思維導圖主要應用于引導學生學習英語閱讀,引導學生梳理事件發(fā)生的脈絡。
(四)橋狀導圖
這種形式的思維導圖主要應用于銜接教學,引導學生將以往的基礎知識與新學的知識相互融合。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現狀
(一)思維導圖應用較少
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頻率較少,主要表現于教師并不重視思維導圖的教學效果,并未將思維導圖教學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
(二)思維導圖應用不合理
思維導圖應用的不合理也成為了現階段初中英語思維導圖教學的一大阻礙,教師并未清楚地認識到各種思維導圖應用的條件以及應用的意義,使得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較為混亂。
(三)獨立教學整合不足
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之中,由于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的獨立教學整合能力不足,教師不能夠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梳理單元知識內容,思維導圖教學未得到有機的應用。
(四)注重記憶,忽略理解
初中英語教師過于偏重“應試教育”,注重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yǎng),卻忽視了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感悟,這種教學現狀也成為了現階段初中英語思維導圖教學的一大阻礙。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一)結合課程體系,增設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東尼·博贊在上世紀60年代創(chuàng)造的一種能夠幫助思維發(fā)散或聚合的可視化思維工具。教師結合課堂教學體系,增設思維導圖的教學,有助于深化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
學生學習策略與教師教學策略的選用——如果學生遇到的問題較簡單,建議設置活動時采用 individual work 的方式;如果問題較復雜或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應該采用師生、生生互動的交流方式。每個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并展示,給予每位學生擁有自我表現和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完善所需的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的探究興趣,并以此為突破口和訓練重點展開有條不紊的課堂教學。其課堂教學設計充分利用了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文本中的相關信息,把獲取到的信息轉換成圖形、圖表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利用思維導圖進一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整堂課由于教師對思維導圖的準確理解和精心設計的相關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了文本內容并加強和鞏固了對思維導圖這種學習策略的認知。研究指引我們前進,創(chuàng)新永不停止,初中英語教師要立足思維訓練的點,以一年一度的公開課為支撐,尋求突破口。教材有些文章存在時間較久,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Mind?鄄map的功能,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Mind?鄄map,遵循認知過程中發(fā)現—理解—運用的過程。教師思考閱讀課的定位,read for fun,read for information, read for comprehension...面面俱到就會失去了highlights,所以本次課的突破口聚焦在Mind?鄄map。課堂教學評價——本模塊課堂中和課堂后,不論學生思維導圖設計得是否優(yōu)美,教師首先應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因為每一份導圖都凝聚了學生專注的思考、認真的態(tài)度、執(zhí)著的精神,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體會。
(二)根據課程內容,規(guī)劃導圖類型
在日常學習中,學生通常是借助筆記對英語知識進行歸納與整理。但這種線性筆記不僅視覺效果單一,而且不能有效建立知識間的連接,因而容易把學生訓練成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人。然而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工具則與線性筆記完全不同,它能利用圖形、詞語、數字、顏色、符號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連接,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發(fā)揮出來。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英語學科的學習,我們不僅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同時,要努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這是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明確要求。基于初中英語教學背景之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點時,可以應用樹狀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由低階思維向著高階思維進行發(fā)展,一步一步地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單元整體的知識脈絡時,有機地應用發(fā)散思維導圖,通過發(fā)散思維導圖,將基礎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英語學習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幫助學生深度理解初中英語閱讀以及寫作學習的知識點,在思維導圖的教學過程之中深化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掌握英語的能力,在復習“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一課的時候,引導學生集體朗讀課文,接著讓學生找出文章之中的關鍵詞,逐步遞進,增加難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英語思維導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時,主要應用流程導圖以及橋狀導圖,讓學生根據關鍵詞,把本單元的內容復述出來。另外,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需要補充的知識點,可以隨時在思維導圖上進行補充并總結英語學習的方式,學生的英語思維也會得到更有力的培養(yǎng)。思維導圖教學手段有助于幫助學生總結知識、梳理知識,有助于深化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脈絡和英語寫作結構的再次理解,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
提升。
(三)構建知識體系,理清課程思路
英語思維導圖同其他科目導圖基本相同,也需要有一個中心圖形,這個中心圖形是這個主題或者這個單元內容的脈絡中心。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建議畫成一個圖像,這個圖像越豐富越具體越好,而在時間緊迫的時候,可以畫一個圓圈,在里面寫上概括內容。這個圖形必須是一個封閉圖形,這時圖形會形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單獨一個一個的零散個體。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英語思維導圖的具體步驟:
(1)準備好紙筆,從中央開始,寫上目標或者主題。(2)思維導圖是分階段的,主分支上寫出與主題有關的關鍵詞,觀察主分支的關鍵詞來聯想,在主分支上添加次分支。(3)次分支上的關鍵詞也能激發(fā)學生思考,繼續(xù)發(fā)展下一層級的分支。(4)在繼續(xù)添加分支的過程中,可以思考分支與分支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并將其標注在思維導圖中,直到思想全部呈現在思維導圖中。(5)思維導圖一般不能一次完成,要適當地留有空位方便隨時添加和完善。
教師圍繞閱讀課例,充分運用課題的理念來指引教學設計。在復習、新授、操練等各環(huán)節(jié)積極運用思維導圖搭建支架,將各個環(huán)節(jié)緊緊鎖住、環(huán)環(huán)相扣,增強教學內容的清晰度,幫助學生建立該課的知識體系。初中英語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了知識體系的梳理教學中,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文本中的單詞與語法知識都增多了,學生需要對所學知識建立起聯系和清晰的認識,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有的通過將所學節(jié)日這一話題聯想到了季節(jié)、月份、天氣還有穿著,既復習了以前的知識,又與新學的知識建立起了內在的聯系,還有的學生以語法知識為主線,將所學語法知識用表格方式回顧整理,在課堂中每學習一課新知識,學生就會自覺地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已經學過的知識,或在課下通過查資料的方式了解更多。這是因為思維導圖的運用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質疑、歸納整理知識、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的好習慣。
(四)結合思維導圖,輔助知識理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感悟思維導圖的意義,從思維發(fā)展的整體長遠性來看,長期進行思維導圖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全面性與邏輯性。如果學生想要得到理想的分數,或是想在某一科目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取得傲人的成績時,教師應提前做好鋪墊,可長期借助思維導圖對其進行訓練,使其思維更具有邏輯性。以英語閱讀為例,思維導圖可使學生對于英語的整篇閱讀具有結構性的思維構建,以及自主處理文章的能力,甚至幫助英語教師處理好教材單元與單元之間、主題與主題之間的壁壘。我們平日看到的模塊或單元思維導圖都是以單頁的形式呈現的,它通過整合某一個模塊內所有重點,包括語法、寫作,總結性地繪出一幅整體感、主題感的思維導圖。以往課堂中,我們會將聽力材料設置為聽錄音回答問題,或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填空,實則側重的是處理文章內容,而非關注課本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多少關聯。這樣的脫節(jié),時間一久, 學生自然會感覺學了半天英語還是無真正用武之地。這該怎么解決呢?教師通過落實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邊聽邊畫簡易版導圖,提升學生課堂專注度;講解時給予學生作品評價,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細化處理聽力中學生未聽懂或聽錯的部分,加深學生對于聽力材料的理解。初中英語教師結合思維導圖,輔助知識理解,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發(fā)展活力,有效地促進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發(fā)展,使得初中英語教育深入到學生能力培養(yǎng)之中,有效發(fā)揮了英語教育的積極影響作用。
四、結束語
思維導圖是英語學習思維延展與發(fā)散的載體,是一種有效的直觀教學方法,在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實踐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學生閱讀方式,促進師生有效互動,推動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還將繼續(xù)探索,在實踐中不斷反思,總結出更為科學有效的方法服務于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李芳.初中英語運用思維導圖的探究[J].讀與寫,2022(6):42-44.
[2]唐林麗.思維導圖高效課堂——試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22(2):78-80.
[3]孫冬梅.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巧妙運用[J].讀與寫,2022(6):36-38.
[4]侯曲萍,李云忠,萬日成.初中英語課堂詞匯教學法探究——以情景教學與思維導圖為例[J].教師,2022(2):48-50.
[5]廖志剛.初中英語思維導圖式讀寫課微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分析[J].文淵(中學版),2019(7):264.
[6]曾冬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22(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