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應用能力,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尚不成熟,教師如果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策略
作者簡介:郭康寧(1990—),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文廟街小學。
一、概述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等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同時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策略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要求,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為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一方面,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采用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課后主動地鞏固所學的知識,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水平。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成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改進教學大綱的設計、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學活動的開展等方面的工作。
數學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數學教學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有利于學生后續學習和生活,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2]。
二、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內容枯燥
目前,部分數學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仍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知識,在課后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練習,機械地記憶知識。這使得不少學生雖然在課堂上了解了有關的知識,但是在遇到實際問題時未能有效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解決。有的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容易形成思維定式,甚至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消極心理[3]。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教師的教學模式應該從教師講、學生聽向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轉變,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他們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未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也未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教學內容。學生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無法有效理解課堂內容,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順利實現學習目標。長此以往,有的學生可能會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和熱情,難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此外,多數數學教師會在課堂上設置提問環節,事先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但是有的教師僅僅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互動。這使得教師無法客觀、全面地了解班上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取得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培養自身的教學技能
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策略,改進教學工作,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同時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有關的問題進行分析,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應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設計一套符合學生特點的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探究數學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4]。
(二)依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
教師如果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不夠深入和透徹,那么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只有在設計教學活動之前,對教材進行系統的研究,才能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對教材已經形成了全面的認識。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基于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同時,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抓住重點,破解難點,幫助學生順利達成課堂學習目標[5]。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比較活潑、好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教學加減法運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分組游戲,將班上學生平均分成兩組(一組代表A組,一組代表B組),讓學生思考如果將A組的3名學生分到B組,那么此時A組和B組分別有多少名學生。學生在游戲中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保持注意力集中,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又如,在向學生講解關于三角形面積的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學具分給班上的學生,然后帶領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知識,引導學生找出三角形和上述圖形之間的聯系。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個拼接游戲,將兩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學具拼在一起,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進而得出“由于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因此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為×
底×高”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通過思考、動手操作、公式推導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掌握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6]。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相關的知識。如,在“認識立體圖形”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自己身邊的立體圖形。找到的立體圖形數量最多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對各種立體圖形的學具進行分類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熟練掌握課堂知識。教師采用多種方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由于部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在講解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內容時,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旨在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7]。比如,教師在進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質量創設一個情境,告訴學生:“老師將結合上次作業的完成質量給予大家相應的獎勵。作業被評為‘一般的同學可以得到1支彩色筆,被評為‘良好的同學可以得到2支彩色筆,被評為‘優秀的同學可以得到2支彩色筆和1本筆記本。”教師在統計了每個等級的學生數量之后,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算出教師一共需要購買多少支彩色筆和多少本筆記本。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有助于教師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8]。
(四)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側重于講授課堂內容,而未能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該轉變自己以往的主導者的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而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縮短講解知識的時間,結合教材內容巧妙設計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在學生經歷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之后,教師能夠充分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能夠找出當前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的優勢與不足,為后續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課堂的教學效率奠定基礎[9]。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講解知識,還需要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探究更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學生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應該仔細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達成學習目標,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通過不斷的練習總結學習的經驗和方法。教師同樣也需要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積極收集學生關于教學活動的意見,然后根據這些意見改進教學工作,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此外,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思考如何呈現數學知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現象融入課堂教學中,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只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為了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教師在評價自己的教學效果時,應該結合學生反饋的意見,總結經驗,改正不足,優化教學內容。同時,教師應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飛.淺談運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2021(38):140.
[2] 海斌岳.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J].家長,2021(27):30-31.
[3] 蓋建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之策略:以青島版教材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3):62-63.
[4] 賈鑫.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24):65-66.
[5]趙霞.關于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167-168.
[6] 王勤.提高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6):67-68.
[7] 王香淑.網絡互動課堂環境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21(27):18-19.
[8] 王秀發.利用數學實驗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1(26):199.
[9] 黨慶芬.運用多媒體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界,2021(2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