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耀忠
關鍵詞:中職學校;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創業模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適應、求變、創新、引領新常態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職業院校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窗口,應緊隨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制定符合國家建設要求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戰略,構建學生創業模式,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新創業實踐人才。對此,本文以中職學校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對該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構建展開積極探索。
一、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創新引導實踐,實踐支持創新。在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中職學校也要深刻認識到構建學生創業模式的時代意義,并及時更新人才培養理念,突破傳統人才培養思維的桎梏,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融入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各個環節,構建學生創業模式,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但是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構建,絕不是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機械灌輸,而是通過引入實際的創新創業項目,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全面認識、深刻理解創新創業的概念與內涵,促使其真正成長為具有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的設計人才。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
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環節,對于中職學校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而言,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中職學校應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以教學活動為載體,以環境資源為支撐,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構建學生創業模式。首先,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中職學校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構建,應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目標,并將這一目標貫穿于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全過程。其次,組織創新創業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是構建學生創業模式的關鍵環節。對此,中職學校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具體內容,遵循合理分層、循序遞進的原則組織創新創業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可分為基礎性活動、專業性活動以及綜合性活動等不同層次,并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培養貫通于各個層次。最后,豐富環境資源。包括各種教學硬件與軟件在內的環境資源是保障創新創業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中職院校在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業模式時,需要為其配備完善的教學管理機制、實踐教學平臺以及高素質師資隊伍,以此作為支撐,保證創新創業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加強教學平臺建設
教學平臺作為創新創業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是鍛煉學生創新創業技能的基本保障。因此,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構建,加強教學平臺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對此,中職學校可通過建立校內工作室模式、校外創業園模式等多種途徑,搭建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平臺。其一,建立校內工作室實踐平臺。中職學校可根據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本身特點以及對應崗位群的具體要求,在校園內為學生組建創業工作室,如成立藝術設計與制作方向的品牌設計工作室,陳設品設計工作室等,并為每個工作室配備專任教師、企業導師各一名,組織學生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喜好,選擇相應的工作室。工作室教學要以真實項目為載體,專業實訓、項目實踐、技能大賽都可以在工作室進行,教師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引領學生提升創新創業技能。其二,建立校外創業園實踐平臺。搭建校外創業園實踐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零距離接觸崗位的機會,是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可進一步拓展與外延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校內工作室,尋求政府、企業以及創業園的支持,多方共建校外實訓基地,采取由專業導師和企業導師組成的雙導師模式,將專題設計、創業實踐、頂崗實習融入學生校外創業模式中,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創業項目實踐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
四、以市場為導向,將學生以“學徒”的形式置身于真實工作環境
在藝術設計實訓課程中,設置類似貝雕、角雕制作等非遺民族技藝傳承課程,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民族技藝傳承方式,帶動產、學模式的循環發展。
五、結語
總之,中職學校藝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學生創業模式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教學環境中引入企業與學校的雙向合作,通過完成項目內容達到做中學,學中做,創新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中職學校應通過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完善創新創業教學體系,加強教學平臺建設,為其創設良好的外部條件、提供完善的保障與支持,以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不斷提升,進而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譚秋華.創新創業教育視域下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4):70-74.
[2]孔維嫻,盧繼恩.基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藝術教育實踐研究——以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J].中國包裝,2021,41(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