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鈺 輔導老師:田海軍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更好地適應高考要求,高中生必須具有一定的學科素養。因此,學生在學習高中歷史的過程中,不能再一味死記硬背,單一識記歷史知識,而是應該結合歷史史實,樹立正確歷史觀,提升自身綜合素養。文章闡述了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需要養成的相關思維能力,并結合實踐提出相應學習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高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內容
(一)概括抽象能力
歷史用通俗的語言說即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任何一件歷史事件往往都有龐大的背景和較為繁雜的內容,高中歷史學習培養學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即要求學生能用簡練概括的語言,深入剖析歷史真相,能夠將單一歷史事件與歷史背景聯系在一起,能夠讓學生橫向或者縱向比較歷史事件。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經常會使用零碎化記憶,即將不同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分開背誦,學生缺乏歷史整體性思維,無法做到以史觀今,更無法用整體的思維剖析歷史事件。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需要提升自己對歷史事件的概括抽象能力,樹立整體觀概念。
(二)批判思維能力
在傳統歷史教學中,學生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即判斷一件歷史事件或一個歷史人物,容易陷入英雄史觀,或者單純以好或者壞來判斷歷史人物和事件。例如,有不少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會將慈禧太后視為導致清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將其視為純粹的反面人物。這種思維便是英雄史觀。學生學習歷史,如果不能以辯證批判的思維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便無法客觀地看待歷史,難以真正理解歷史時代背景,并從中得出客觀的結論。目前,高考歷史越來越側重于考察學生的全球史觀和辯證批判能力,因此,學生需要樹立批判思維,用客觀全面的態度看待歷史事物。
(三)形象思維能力
近些年,高考歷史側重于用地圖、文物等考察歷史問題,學生需要根據具體的地圖、數字等深入一段歷史,從而以小及大。學生面對這種習題,不僅需要有聯想遷移能力,更要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即準確讀圖、讀數據等。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學生需要在長期的歷史學習過程中不斷養成。
二、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提升策略
(一)借助思維導圖提升概括抽象能力
結合高中歷史實際情況來看,高中歷史包括中國歷史和外國歷史,涉及體系龐大,內容繁雜。面對復雜的歷史學習內容,學生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學習歷史。學生在預習環節,可以將課本的重點知識繪制成思維導圖,先打下整體歷史框架,再進入具體的知識點學習。而在復習環節,學生要通過思維導圖鏈接零碎的知識點,將知識點連為一個宏觀整體,以逐步發現和掌握歷史規律和本質,養成抽象概括能力,為后續思維能力發展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完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一章節后,學生往往會感到該章節內容繁雜,需要記憶的瑣碎知識點極多。此時,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晚清的所有革命、運動整理到一起,幫助學生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分別理解相關知識點。從橫向的角度看,學生可以將晚清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等整理在一起,橫向比較不同運動的階級、主要代表人物、內容、思想等。縱向來看,學生可以將這些運動、戰爭等以時間軸的形式予以展現,以更清晰地了解歷史,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逐漸能將重要歷史事件從歷史長河中提煉出來,逐漸形成概括抽象能力。
(二)引導學生在史實基礎上樹立正確史觀
正確歷史觀的培養是當前高中歷史的重要教育目標,學生需要在大量史實的基礎上,逐步樹立正確歷史觀,形成全球史觀和辯證思維。為了更好地形成的批判思維,學生可以與其他同學自發組建歷史學習小組,小組之間定期開展小型辯論會,圍繞具體歷史事件展開交流和討論。例如,在學習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章節時,學生可以將儒家思想作為一個辯題,探討儒家思想給中國歷史帶來的利弊。由于這一章節是選修三的內容,此時學生對儒家思想發展的脈絡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小組之間針對儒家思想的利與弊開展探討,學生不再單一地肯定或者否定儒家思想,而是逐漸認識儒家思想在不同時代給予的不同意義。再例如,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瀏覽歷史論壇,參考和閱讀他人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觀點,在長期的辯論與交流中,學生能夠逐漸學會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單一的歷史問題,從而樹立辯證全面的歷史觀。
(三)豐富學習形式,調動多種感官體驗
學生要想提升自身的形象思維能力,可以調動多種感官來開展歷史學習。長期以來,學生學習歷史常常是通過閱讀文字來了解歷史,然而,學生如果能有效利用身邊的歷史學習資源,將歷史知識可視化,從而在史料基礎上深入認識歷史,形成形象思維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古代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一章節時,可以通過互聯網整理絲綢之路的相關文物、路線圖等,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感悟相應的歷史事件,這種學習模式不僅生動有趣,學生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也可以全面理解歷史事件,形成形象思維。
結語
長期以來,學生為了應對高考,快速提升歷史成績,大多采取識記的學習模式,并以習題輔助開展學習。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盡管習得解題套路,但其歷史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考歷史呈現出靈活化、綜合化,基于此,學生必須順應高考要求,從多元化角度入手,養成歷史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丹.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20,18(08):116-117.
[2]楊夏.試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考試與評價,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