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預備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主要倡導在課堂上要貫徹以學生為本,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最大化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現代體育課堂上顯得非常重要,教師要注重把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訓練技能,以此來提升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樂觀的態度和堅毅的品質,最大化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做到全面發展,以此來實現,落實以人為本理念,促進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理念;以人為本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在“以人為本”的新時期教學理念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已成為必然趨勢。貫徹理念,力爭營造輕松、自主的課堂教學環境是體育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努力的方向。在新形勢下,體育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樹立現代體育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模式,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小學體育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一、小學體育課堂上現狀
1、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狀態
小學體育課堂上,一方面,要提升學生的身體素養,另一方面,還要釋放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讓學生把學習和運動進行有效結合,幫助學生調節心態。一項好的體育運動,可以快速的調整學生緊張情緒,同時也不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壓力。但是目前階段的體育課堂上,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來開展,不管是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是實際訓練都是教師來安排,學生們被動跟按照教師指示,因此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較低。體育課堂是讓學生解壓的地方,如果學生們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那最終的教學成果也不理想。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會從自身習慣來考慮,忽略學生主體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長期處在被動的狀態下,對體育沒有積極性,課堂效率低下。
2、體育課堂不嚴謹,沒有系統性
長時間受到傳統教育影響,體育課程沒有得到教師和學校重視,有的教師會把體育看做是副科。此外,為了最大化提升學生成績,多數體育課時被文化課借用,這樣情況非常多。隨著時代發展,新課改也在不斷改進,小學體育課堂上有一些改善,但是總體變化過于渺小。體育教師仍然采取以往教學模式,對課堂設計很粗略,只是簡單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示范訓練動作。這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已經適應傳統課堂方式,在體育課堂上,先跑步熱身,然后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學習示范動作,也就是對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這樣也就相當于完成體育課程。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可以發現,體育教學非常的不嚴謹,沒有系統性,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有的學生會感覺體育課堂非常的無聊,逐漸的也就失去興趣。
3、分層教學次數少,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參差不齊
由于受到當前生活水平條件的日益改善以及政策影響,小學階段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也越來越需要重視,特別的是在小學體育課程中,不同階段的每個學生在其個性發展培養方面以及學習課程上也會不盡相同。這也就意味著要求體育教師們可以在進行日常體育課程時,針對學生自身個性化發展和水平特點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培訓教學,不過就目前情況而言,小學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模式次數相對較少,仍然無法做到貫徹平等式教學、人性化式教育模式的理念。
二、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1、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將教師課堂傳授者的角色重新定位并轉化而成學生引導者,將課堂全部教學環節都完全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的教學指導工作時,也應以滿足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的發展和身心健康為發展的中心,發揮好其自身應有的示范引領功能,站在學生角度對課程內容進行設計思考規劃,做好組織者與引導者。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制度保障,應始終堅持尊重個體學習本質,并真正將自主學習權利交給學生。課堂和諧輕松與融洽才能真正促進師生關系,才能真正激發出學生探究意識精神與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設新型和諧師生關系,是我國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必然前提要求,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必須要我們致力于探索充分的體現學生自尊、民主個性與發展的精神,讓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力得到有效培養。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由課堂知識技巧傳授逐步轉變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推動,由一個課堂領導者逐步轉變為合作型良師益友,將教育的過程逐步轉化為學校師生共同研究新課程標準內容的過程。例如:在立定式跳遠的體育課上,改變傳統的“由教師現場講述、演示動作-學生模擬動作練習-糾正錯誤動作”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法教學,模擬動物跳躍動作。學生通過實踐“思考-創造-發現-學習”等步驟,在教師的鼓勵和師生共同探討、實踐下掌握動作技能。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負責引導和服務,貫徹在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理念。
3、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僅僅教授給學生運動方法與技巧,而且要正確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健康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通過全面掌握學生真實想法,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關注體育學生內心的真實情感活動和心理活動,運用現代體育教學技術手段對學生心理進行情感、心態與價值觀的訓練。例如:利用體育比賽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利用體育體能的練習來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運用體育合作學習活動來培養訓練與學生進行協作和溝通交流的綜合能力等。同時,還應努力形成和諧融洽的良好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在促進師生的平等交流互動學習和師生生的交往互動中得到全面和諧而、健康、愉快向上的發展。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的改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課堂要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做課堂上的主人,教師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最大化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以及相關技巧下,可以加強學生的身體素養,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為以后的體育練習打好基礎,此外,這也最大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軍.以人為本提升小學體育訓練質量的實踐探究[J].當代體育,2021(16):0164-0164.
[2]房召雨.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2021(46):0106-0107.
[3]楊一鳴.淺談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1(5):180-181.
[4]楊小喚.小學體育以人為本教學方法[J].當代體育,2020(14):0083-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