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
摘 要:在現代化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之中,小學學科教育更應該關注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這樣才使得學生能夠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中具有相應的保障。當下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功能,尊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以此在強化與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的關系之下為學生良好發展奠定相應基礎、本文分析研究,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應如何在教學課堂之中明確師生互動關系的重要性,并且在完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案之下,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增強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二年級 ;師生互動
當下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偏低的情況,雖然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之中,都已經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并且也出現了更多創新性的教學形式。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之中,由于師生互動性不強,導致整體教學效果始終無法得到提升。所以,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創新和優化之下,應關注師生互動元素的滲透,以此借助師生互動推動素質教育在小學二年級語文課堂中的滲透,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相應基礎。
一、完善課堂提問方式,增強師生互動
從二年級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在傳統課堂之中師生互動與交流的機會較少,而課堂提問成為了增強師生互動關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小學語文教師并不能真正從思想上關注課堂提問的內在價值和功能,在過于形式化的提問模式之中難以真正實現師生互動關系的確立,也無法真正激發學生思維呈現靈活性與發散性的發展趨勢,導致學生參與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不高。所以在素質教育理念滲透之下,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則需要關注課堂提問的內在功能與價值,通過完善提問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充足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的空間之中,多多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而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所提出的意見進行問題內容的精心化設計,這樣在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同時,使得學生思維真正呈現靈活性與發散性的發展趨勢,達到推動學生思維與能力發展的基本目的,進一步增強了師生互動關系的可能性。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曹沖稱象”內容時,教師可以出示課件:大象圖片,提問學生:見過有人稱大象嗎?提問學生:如果是自己,會想什么辦法稱大象呢?緊接著引導學生看看一個叫曹沖的孩子,他是怎么想辦法稱大象的,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其次引導學生回憶識字方法,提問學生: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么辦呢?如:“曹,稱”,如何記住它們?目的是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有效的課堂提問,既能增強師生互動,又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
二、點撥知識難重點,增加互動交流
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優化和設計過程中,語文教師應首先明確師生互動的內在含義,師生互動不只是體現在語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行為和眼神上的互動也是組成師生互動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單單要學會聽,更要學會觀察每一個學生不同的行為狀態,這樣在具體師生互動交流和溝通之時,才不會顯得過于隨意。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能夠在構建新舊知識體系之下解決實際所遇到的學習問題,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并且在通過互動交流之中,讓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和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當學生面對課程重難點知識學習之時,經常會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而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增加課堂互動交流的機會,能夠在一定層次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能夠在與周圍人和環境產生互動之時,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將重難點知識進行化解,以此核心來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使得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起來,構建起個性化的語文知識體系。
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形成互動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應盡可能根據教學內容所蘊含的關鍵信息,實施深度挖掘和整合,以此為學生構建一個趣味性和探索性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在思維發展上有所延伸和拓展,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當然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之中也應該形成良好互動,以此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并借助創新型的教學形式,轉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思維,再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相對應的教學引導方案,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幫助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思維之下,提升自身整體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質量。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當中,教師應在教學中,先對雷鋒的生平故事進行了解,并引導學生去收集有關雷鋒光輝事跡的故事,使得學生能夠對雷鋒這一形象進行認識和了解。并且通過讓學生在閱讀文章中,對相應知識形成初步認知,之后在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播放雷鋒事跡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后進行互動和交流,并談談自己對雷鋒這一人物的想法,從而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記憶。
總之,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處于活潑好動的學習狀態,而二年級語文教師則應該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之上,通過師生互動的開展,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和交流之中,在增強師生之間良好關系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性的引導,保證學生在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實現自身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余燕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途徑探究 [J]. 青少年日記 ( 教育教學研究 ),2016(10):154.
[2] 顧愛軍 . 談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12:281-282.
[3] 喬嘉寧 . 關于小學二年級語文互動教學模式的探究 [J]. 赤子 ( 上中旬 ),2015,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