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珠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作業是學生進行學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它不僅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而且是課程與教學的一種組織方式。數學知識的掌握、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方法與技能的獲得、學生智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作業這一基本活動。
關鍵詞:低年級 ?數學作業 ?滲透課堂
一、引言
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學生學業負擔減輕了。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是不是就代表沒有作業呢?是不是就代表沒有負擔呢?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要深入研究“減什么”,針對低年級學生數學作業要如何“減”?
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課堂教育的主陣地作用,關鍵是深化教育評價改革,變革教育教學方式,同時也要明確,落實課程標準,實施課程方案,深化課程改革,保障教育的基本質量不降低,是落實“雙減”工作的基礎。否則,盲目減負則會以降低學生學業質量為代價,與改革的目標也不相符。
二、改變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布置方式
傳統小學低年級數學作業的布置方法主要是通過書寫完成的,如活頁作業——數學公式、概念、知識點等,其中重復性的布置作業方式居多,形成了公式化的作業模式,缺乏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
“雙減”政策的實施,小學低年級的作業也發生的變化。改變作業的方式成了就成了當前的首要任務。而有趣的、探索性數學作業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之。學生可以采用操作實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讓數學作業呈現出多樣化。如布置學生制作“數學手抄報”、“數字卡片”、“貼畫”、“手工剪紙”各種作業等,除了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把數學作業變成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
(1)通過學具連接學生數學抽象邏輯思維。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 實物學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已能起到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的效果。如在教一年下冊級學習第一單元《加與減》的第1課時《買鉛筆》時候可以布置“練一練”第5題“說一說,算一算”“小松鼠摘松果。松樹爺爺有17個 松果,小松鼠要摘松果,但是不知松鼠摘幾個,只知道松樹爺爺現在只有9個松果,該怎么算呢?我們拿出小棒來幫小松鼠數一數好嗎?利用已學知識引導學生先擺一擺小棒,寫出得數,再說一說可以怎樣計算,總結計算的方法,先讓學生嘗試獨立探索計算方法后嘗試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小松鼠摘了幾個松果?”如果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可以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算式,這樣就把一道道計算題融合在故事情節里,學生也能在已經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加一些作業進行課堂練習,借助小棒或計數器進行計算,親身體會利用具體模型解釋算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2)通過游戲法把作業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瑞士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游戲是認識興趣和情感興趣之間的一個緩沖地帶。一個好的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游戲過程中能夠培養同學間的默契,促進同學的感情,學生會養成從游戲中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如對學生進行“人民幣的換算”這一知識點的“鞏固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讓其他一組的學生扮演商店的老板售賣學生從家中帶來的玩具,其他組的學生則分為幾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的同學能夠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重的東西。這個環節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人民幣換算”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學到重量的換算,一舉兩得。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能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把教學內容寓于游戲之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獲取知識,用游戲形式創造一個寬容、開放的學習環境,不拘一格地敲開學生智慧的大門,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3)通過多媒體課件把作業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課堂作業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這一優點,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興趣。低年級很多數學知識都適宜制成多媒體課件。如:教材編輯的主情境、認識數字、比大小、口算等習題類。總之,這種在情境中完成作業的方法,對學生鞏固知識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設計師生合作共同完成作業的模式
(1)設計師生共同參與完成作業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來區別對待。如老師說算式學生說得數,老師提問題學生說答案,老師說故事,學生提問題等,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布置不同的數學作業。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更有效的完成作業。
(2) 低年級學生對于大量枯燥的口算、筆算練習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倦心理。如果把練習內容寓于游戲之中,就能喚起他們主動參與練習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奪星星”這個游戲中,老師為裁判,孩子們為隊員。老師和孩子們容為一體,比賽開始孩子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每個小組都在為自己的隊員友加油、鼓勵;你算錯了,他馬上沖上去改過來。這種競爭意識使孩子們漸漸養成不服輸、敢于向困難挑戰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興趣濃、情緒高、思維活、反應快,在“玩”、“樂”中獲取知識,增長智慧,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總之,科學布置作業不僅不會增加學生負擔,還可以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動機。作業的價值在于鞏固當日所學,同時促進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能夠持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深入思考,能夠激勵學生將學到的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和能力的自主發展,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發展空間;還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龔澤勤.讓課堂游戲為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提供充足的保障——論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152-153.
[2]摘編于張華《研究性教學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
[3]劉莉萍.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幾個基本要求[J].山西教育,2000(5)
[4]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數學課程標準》[J].北京師范大學,2011EC30669A-E40A-4527-A836-BE4E349CD7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