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法
◆摘? 要:“雙減”政策是我國教育領域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對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是全面而深刻的。“雙減”政策直接明了的提出了“減負”的要求,但是,“減負”不等于“減效”,學校教育既要思考如何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要思考如何提質增效。這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就從“減負”課題入手,探討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并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具體談談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切實地實現“減負增效”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學科核心素養;策略探索
一、引言
對于初中生而言,數學學習的難度讓很多學生一時難以適應。與小學數學教學相比,初中數學的難度是一個大的跨越,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讓很多學生措手不及,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不少問題,數學學習進步緩慢。對于此,很多初中數學教師采取的策略都是題海戰術,不管是校內教學還是校外補習,都全部信奉“題海戰術”的方法,將其當作數學教學的主要方法手段。從科學的教育發展都來看,這種題海戰術讓學生們從心理到生理都面臨著巨大的負擔,會嚴重打壓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喪失。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必要性和意義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構建一個高效課堂,并不是僅僅為了響應“雙減”政策,更是在“減”的全面呼吁下,尋求一種平衡,尋求一種“增”。與“減負”相比,學校教育必須還要同時考慮如何“增效”,確保在讓學生“減負”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從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來看,其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絕不僅僅限于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其包含的內涵非常豐富,如思維能力、聯想能力、空間思維、實際應用能力等等,數學教學,最終的而目標是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不是提高分數。而對于學校來說,“雙減”政策發布后,學校必須要積極相應政策呃,貫徹落實上層指導意見,推進教學改革,實現真正的為學生“減負”。但同時,學校還必須要盡職盡責,確保在“減負”的基礎上,構建高效課堂,實現教學“增效”,讓學生更輕松、更高效的展開數學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并切實的從教學改革中提升自己的數學各項素養能力,真正的實現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成長為一名數學能力強、數學思維觀念成熟、數學思想完善的新時代全面型、創新型的人才。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措施
1、課堂的教學目標必須精準
在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種,很多教師并未過多的研究教學目標,而是根據教學經驗,單純的關注技能傳授,而忽視了其他一些如文化素養、思維能力等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比較單薄,沒有完整的知識框架體系作為支撐,數學學習效率受到影響。正是因為數學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沒有信心,才會選擇用“題海戰術”的方式來彌補教學理解和掌握的不足。在減負的要求下,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提出了要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顯然,“題海戰術”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在減負的政策要求下,教師為了保證高效課堂構建,必須要精準定位課堂目標,對本科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等,要有一個清晰的理解,然后在課堂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深入淺出地引導,確保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的時候,對于本章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牢牢的抓住“勾股定理”這一定位,不管是帶領學生了解《周髀算經》,還是用畢達哥拉斯的地毯來引導學生觀察,或者是了解費馬大定理……教師都不能偏離主線,要時刻銘記目標在哪里,要堅定引導學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識以及證明方法的目標。只有教師目標堅定,才會在課堂上,在課內知識教學和課外知識拓展延伸上把握好平衡點,游刃有余地穿插于技能教學和拓展延伸教學中,并最終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帶領學生掌握“勾股定理”并學會其證明方法。
2、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方法并不只是一種,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有著多種多樣的選擇。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采用實踐歸納法、可以采用任務導向教學法、可以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方法非常多,數學教師在教學是應該要打開自己思維,結合減負的政策要求,積極的尋求教學創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的特色,合理設計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對于幾何類的教學,可以鼓勵學生提前制作手工模型,在課堂上借助模型展開研究學習;或者在數據統計類教學的課上,組織學生展開主題數據調研活動,讓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調研真實的數據,形成數學課上的教學素材……
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水平、能力特長等,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如,重點班的學生學習基礎好,理解能力和學習水平都比較優勢,教師就可以在一些研究類的教學問題上,可以讓學生自主展開學習研究,如對于“相似三角形”的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之前學過的“全等三角形”,展開對比學習,自主制作一張對比表格,對比分析兩個知識點之間的異同。或者在教學“圓”的時候,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中,自主制作一張思維導圖,以“圓”為中心,以性質、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圓和圓的位置關系為四個二級分支,在每個二級分支上,再來列出三級分支,如“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下一級分支有三個,分別是相交、相切、相離……如此,本身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就會快速形成一個完整的關于“圓”的知識網絡,不管是后期復習還是強化鞏固都可以從這張思維導圖入手,既簡單又高效。對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數學教師則可以從基礎知識教學講解以及引導入手,由淺入深,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如采取案例教學法或情景教學法,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在教室講解典型案例的過程中,充分的展開思考,鍛煉思維能力,逐漸形成更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數學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知識。如對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很多基礎差的學生往往一開始沒有概念,教師就可以以學生比較熟悉的地球經緯度來舉例,或者在班級內組織一個坐標系趣味活動……如此,學生也不會感覺數學學習太過于困難,卸下心理壓力,就能夠輕松理解知識點了。EC43B51E-D89E-4B1B-9610-547B6659503C
3、教師應該充分調動教學氛圍
對于減負,不止是減掉學生的實際的負擔,更要從心理角度去,為學生的心理“減負”。心理減負包含的內涵非常廣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發現數學的樂趣,建立良好的數學觀,學會積極調節自己的情緒,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能夠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建立積極的問題處理模式,樂觀積極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積極看待困境和阻礙,擁有積極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品質和學習適應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為學生的心理“減負”呢?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在數學課上,學生不會因為害怕數學、討厭數學而心情低沉,在課堂發言過程中也不會因為害怕說錯等問題被教師責罵批評……課堂教學氛圍的調動,需要數學教師積極轉變,平等對待學生,和學生多互動,多交流,與學生相互尊重,對待學生有耐心,對學生的問題要和藹的指正,讓學生放下內心的戒備,并在教師循循善誘的引導下,改變抵觸心理,進而喜歡上數學,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和愉悅感,進而以更輕松地心態去面對數學。例如,對于學生的測試情況,教師要更關注引導學生查漏補缺,鼓勵學生一次比一次進步,而不是在班級內進行成績評比,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的步伐還會不斷加快,新時代的人才要求標準也鞭策著教育領域必須要不斷創新改革,尋求更加高效的發展策略,而不是一味固守舊策,數學教師應該積極的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不斷學習提升教學能力,改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先進性以及高效性,切實地從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角度去重塑初中數學教育體系,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初中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孫傳毅. 減掉負擔,有力增效——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減負增效的教學策略探究[J]. 電腦樂園, 2021(10):P.2.
[2]魏東坡. 淺談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實踐與反思[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1(01): P.1.
[3]高迎春. 減負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02): P.1.
[4]程紹良. 基于信息技術的思維導圖"助"初中數學輕松"減負"[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12): P.2.
[5]倫珠卓瑪. 淺談"互聯網+"思維模式下初中數學智慧教學的"減負增效"[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09): P.1.
[6]徐偉偉. 初中數學在"減負增效"的基礎下的教學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03): P.1.EC43B51E-D89E-4B1B-9610-547B665950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