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意識是比較薄弱的,這造成學生對自身的英語學習情況并不是很了解,而教師也無法制訂出相對應的培養方案,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效率較差。而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自身所積累的知識量過于固化,這造成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普遍不高。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更為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文就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一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
在當下的很多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價值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對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比較低。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意識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其英語學習水平及知識掌握水平是有一定關聯性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和對知識的掌握。
(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意識
自我認知能力幫助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有正確認知和了解,對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是比較重要的。很多高中生對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并不是很了解,從而使得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比較差,學習效率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進行學習,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對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有所了解,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由此可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其自我認知能力和意識,促進學生對自身的學習狀況進行深層次了解。
(三)促進教師教學方法和觀念的轉變
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教學方法和觀念是他們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理論依據。正確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開始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反思,并不斷向其他教師學習,希望通過學習來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進行創新,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高中英語教學現狀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在當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并且在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時,學生并沒有對其進行自主思考,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對于英語文章內容也并不是很理解。在當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不匹配的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對于英語教材內容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也普遍不高。教師并不注重對英語知識進行延伸,學生的英語思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英語知識積累能力比較薄弱
在很多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都會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一些課外的英語書籍來積累閱讀量,為進行英語寫作積累相對應的素材。但是很多學生對此并不是很重視,甚至連英語教材中的一些知識點都不愿意去學習和積累,從而導致學生的英語知識積累量越來越低,再加上缺乏相應的監督,從而使得學生在積累過程中缺乏相對應的學習動力。因此在當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積累能力普遍不高,而教師也缺乏對英語知識積累能力的重視。
(三)教學過程中缺乏互動與交流
互動與交流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不是很在意課堂教學的互動與交流,并且其教學方法也過于傳統和老套,從而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化,學生學習起來缺乏一定的興趣,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不是很了解,使得其在優化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無從下手。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沒有及時向教師請教,使得所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普遍不高。由于當下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認知能力普遍不高。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教師教學觀念發生質的改變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師只根據課本來講解知識內容。在課堂上,學生只是亦步亦趨地學習,無法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以及性格特點來對知識進行更好地吸收。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學習,應該是教師發揮教的主體作用,學生發揮學的主體作用,讓整個教學過程成為一個雙邊共同參與的活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地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教師還應該重點培養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不能只要求學生記憶書中的單詞及語法,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得以提高,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五單元“Humans and natur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通篇講解的方式,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在課堂上,要求學生細讀課文,將課文中的重點單詞以及語法標注出來。教師不再將每一個知識點都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而是要求學生與同學分享自己所認為重要的單詞或語法。在此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對于不全面的知識點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主觀意識。不僅如此,這樣的方式還可以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當今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因此提高學生對小組合作的認識是非常必要的。部分學生認為給同學講題是浪費時間,對此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對于小組中基礎差的學生,教師應該給其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幫他們建立自信。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有更多的空間來處理教材。通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和新舊知識的聯系,為學生創設合適的場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課堂的整體效率。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八單元“Green living”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因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不同,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和學習基礎來劃分小組,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并確保學生能夠相互補充。在完成合理的分組以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在進行合作探索的過程中,掌握本節課學習的英語知識。學生完成討論以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分享本小組的討論結果,提高課堂的活躍度。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三)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融入課堂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鼓勵所有學生去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教師應該積極創設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深層次地理解語言想要表達的感情。同時,根據課文內容來創設相關情境,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于英語的興趣,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一開始,學生們并不太習慣,有時甚至不知所措。除了給予適當的指導外,教師還應盡可能讓學生參與相互合作、相互教導、相互學習。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努力解決課前預習中的問題。其次,教師應該注意一些語言在特定環境中的使用,特別是習慣用語的使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二單元“Sports and fitnes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奧運健兒的比賽視頻,以便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情境,通過具象的視頻、音頻,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對課文內容產生興趣。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的語法要求以及課文內容,自行創編關于運動的英語對話,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英語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對于學生所創編對話中出現的語法問題或單詞錯誤,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評價,以便學生及時改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學習過程中采用歸納、總結等方法
每件事都有其特定的規律,高中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部分高中生缺乏總結、概括的能力,并且他們的學習靈活性不是很強。在高中英語學習中,背誦單詞是大多數學生頭疼的問題,不少單詞基礎十分薄弱。因為學生的學習目的是單純地記住單詞,沒有總結和歸納。因此教師可以從前綴和后綴開始指導學生背單詞。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把容易混淆的時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各種時態之間的關系。簡言之,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和素養,并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Life choices”的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鉆研新課程標準,掌握課程內容,以及對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并對內容進行有序規劃,明確教學進度。教師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個別教學的方式,對一部分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特定教學,從而通過答疑和對課堂知識內容的鞏固以及課下作業的輔導,更精確地提高學生的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五)及時給予學生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表現積極作出反饋,反饋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水平,也能夠增強基礎教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僅如此,有效的反饋還可以消除學生的學習焦慮,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一些測試方法,如簡單單詞的聽寫、句子的翻譯和背誦等,這些評估學習效果的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通過及時監督檢查和指導的方式,來確保學生對于學習計劃的實施。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將反饋延伸到課堂之外,這樣一來,基礎差的學生可以根據所學內容在課后繼續學習,不會因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而導致焦慮。很多學生不會用英語說話、閱讀或提問,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造說英語的機會,充分降低說英語的難度,并給予及時反饋,如“你說得很好”等。
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三單元“Conservation”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演講小課堂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演講小課堂這樣的教學方式中,教學重點在于教師對于學生演講的及時評價和鼓勵。教師對教學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反饋,無論是課堂的氣氛,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可以作為評價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還應該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讓整個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教師應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轉變和創新,在提升學生英語認知能力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讓學生知道應該如何進行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高源.試論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153-155.
[2]趙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7):167.
作者簡介:陳作萍,甘肅省永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