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飛 楊柳 謝奇妙
摘 要: 以工程造價專業為例,通過對合作企業、畢業生、行業協會的跟蹤調查,分析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與學校培養之間的差異“黑箱”,討論校企合作淺層化的根本原因,改革論證提升應用型人才畢業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探討具有實際執行力的畢業實踐能力培養機制。
關鍵詞: 校企合作? 應用型人才? 畢業實踐能力培養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大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十九大報告中再一次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1]。校企合作作為產學研合作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在各大高校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和推廣,其在畢業實踐培養環節中的作用尤為突出。然而,目前依托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畢業實踐環節的培養仍存在下突出問題:
(1)校企合作淺層化,在畢業生實踐的過程中校企僅局限于搭建一個實習平臺,并未系統深入的展開切實的合作,實習過程凌亂,實習效果欠佳。
(2)企業普遍反映學生實習的持續時間短,或連續性較差,企業無法進行系統培養和訓練,達不到實習的真正效果,甚至有學生被充當廉價勞動力。
(3)畢業生專業知識與工程實踐應用銜接不暢,各門課程的知識點由于本科教學時間跨度過大而處于碎片狀態,最終并未整體化和系統化,這為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形成了一定的困難[3]。
(4)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收獲甚小,參與度不高。
為了突破以上校企合作瓶頸,我校面向西南區域建設工程領域,結合工程造價專業多年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實踐經驗,聯動合作企業,從政產學協同創新的視角,對目前產學研創新成效及現狀進行歸集、總結、分析和研究,并結合宏觀層面的國家創新體系開展跨層次探索和研究,提出以下可實現的校企合作畢業實踐培養創新路徑。
(1)構建“三協同”應用型人才培養聯盟,引入行業協會,實現企業、高校、行業協會三方共贏,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通過人才培養聯盟的運行,高校可以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擴充“雙師型”師資隊伍、依托企業資源建立“工程案例資源庫”,提升高校科研的質量和工程價值;企業可以建立高效的儲備人才培養與選拔渠道,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行業影響力;行業協會可以進一步促進區域工程造價行業儲備人才的培養質量,促進行業產、學、研深度結合,間接推動行業發展。
(2)推行“四環節”畢業實踐規劃。規劃每年3-10月校企共同制定培訓內容和計劃,有
序進行畢業實踐前的專業知識梳理和銜接;11月學生進入企業依托工程實際項目,開展專項技能培訓;12-2月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師徒“一對一”責任制下的企業頂崗實習試用;3-6月企業和學校雙向推進“定崗實習+畢業設計”真題真做的“1+1雙導師”畢業設計指導。以此解決專業知識與工程應用的銜接問題,同時增強學生畢業實踐的持續性、系統性和高效性。
(3)畢業實踐所有環節高校、企業、行業協會全面合作,教師全程參與,互相監督和協同,同時也能夠加強“雙師”素質型教師的培養。
(4)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新型關系,強化“回歸工程實踐”大循環實踐培養模式。大循環實踐培養模式立足國家、行業、社會、地方環境,通過“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從學生的知識體系搭建到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再到創新能力培養,高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僅僅圍繞“提升學生工程實踐”這一難題,全程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資源、知識、能力的雙向循環。
高校人才培養在加強校企合作,緊跟國家宏觀政策走向,分析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各方參與主體的需求、沖突及對策,對企業和高校的人才培養創新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聯動與耦合,促進應用型人才畢業實踐培養效果的提升,形成產學研各主體之間合作過程中可落地、可操作、可實施的微觀管理機制仍然值得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4]。
參考文獻
[1]張健,王粲璨.產學研協同創新:從1+1到1x1—基于組織結構、機制和模式的視角[J].中國高校科技,2016(7)
[2]王凱,鄒曉東.大學與區域協同創新的組織模式: 以德國“研究園計劃”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17)
[3]李曉曉.產學研協同創新運行模式、影響機制與評價研究[D].天津大學,2016
[4] 楊少鋒,楊堃,陳亞軍,韋偉,劉明,嚴星.產學研相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機制研究—以南京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6(12)
作者信息:
1.蔣玉飛,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錦江大道1號,620860,1986年1月6日,女,漢族,湖北省當陽市,研究生學歷,副教授,工程管理及工程造價
2. 楊柳,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錦江大道1號,620860
3. 謝奇妙,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錦江大道1號,620860
項目支持:
1.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應用型人才畢業實踐培養效果的改革與探討,校級重點教改項目,JG201707
2.數字造價時代工程造價專業信息化教學新模式研究與應用,2020年第一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0021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