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陽
摘 要:從目前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組織和實施的基本情況來看,分層教學中還存在學情把握不精準、層次劃分不合理、分層指導不到位、任務設計不科學等突出問題。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分層教學的基本現狀,全面地探索更為高質量強化分層教學實施的基本方法和有效對策,并在分層教學實踐中進行經驗積累和總結,從而更為高質量的強化分層教學實施,服務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積極地開展分層教學研究和分層教學探索,是小學數學教師全面兼顧班級學生差異、有效發展學生個性的主動選擇。小學數學教師要從深層次認識到小學階段教學中引入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分層教學實施現狀認真進行分層教學研究,不斷摸索分層教學組織與實施的規律,并在后續的分層教學過程中完善分層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繼而借助高質量的分層教學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助力。
一、科學進行分層
學生層次劃分是否科學、是否合理,也是影響分層教學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從目前的層次劃分情況來看,教師對學生的層次劃分還不夠合理與科學,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層次劃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地分析有效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的對策,從而為后續高質量的分層教學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簡易方程》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積極地設計包括基礎概念學習、等檢查題目,引導學生開展隨堂檢測,并通過問卷調查、師生交流、教學評價等方式,對班級學生基本情況進行更加細致化把握。同時教師可以積極地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為每個學生建立電子檔案,并在檔案中記錄學生的每節課學習狀態、學習方法運用和進退步情況等,并據此將學生劃分為基礎和提高兩個層次,并結合分層教學需要對層次實現動態化和靈活化調整,如當學生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則教師可以將學生由學困生層次調整為提高層次。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了有了大幅度下滑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層次由提高層次降低為基礎層次,為后續的分層教學實施打好基礎。
二、合理設置任務
課堂的分層學習是圍繞著特定的任務進行的,分層任務是否滿足后續的分層需要,自然會制約著分層教學效益的提高。而從目前的分層任務設計情況來看,還存在分層任務設計不精準、概括性不夠高等突出問題。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該階段學生的基本認知特點,全面地重視起高質量的分層學習任務工作,不斷提升分層任務設計的科學性。
例如,例如,在教授《簡易方程》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包含基礎理論內容學習、知識遷移應用內容和拓展提高內容在內的分層學習任務,并將這些內容制作成分模塊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層次不同選擇對應的微課視頻進行分層學習,并在分層學習過程中積極地強化對教材的研究,進一步在練習中更好破解教學瓶頸,實現高質量和有效化分層學習。
三、精準給予指導
積極地強化分層指導是高質量和有效化開展分層教學的核心所在,而從目前的課堂指導情況來看,該存在指導不精準、不科學等突出問題,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分層指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采用各種有效地方法和對策來全面地強化分層指導,以不斷地提升分層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簡易方程》模塊內容時,教師要積極地通過課堂巡視的方式,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同時積極地給予基礎層次學生鼓勵,教授給基礎層次學生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習優秀的學生幫扶學困生。對提高層次學生,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積極開展討論學習和知識遷移應用,繼而不斷破解學生分層學習瓶頸,全面提升學生分層學習效益。
四、設置可選作業
課后作業設計是分層教學的重要延伸,只有積極地設計可選擇的作業是任務,才能發現學生在分層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薄弱環節,繼而補足學生學習短板。還需要教師積極地結合需要設計高質量的可選擇作業任務,引導學生開展精準化作業學習。
例如,在教授《簡易方程》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包含概念理解和正誤判斷等基礎類作業題目,設計包含知識遷移應用的提高層次作業題目,設計包含實踐類作業題目,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對應的分層次作業內容開展作業學習,教師則要在作業評價中實現差異化和分層化評價,進而鞏固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果,服務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結合分層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全面地在具體的分層教學組織和實施過程中以精準把握學情為基礎、以科學進行分層為保障、以有效強化指導為核心、以精準設計作業為關鍵等等,從而真正地借助良方妙藥來不斷地強化分層教學實施,讓每一名學生在高質量的分層教學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孫紅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分層教學指導活動的有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183-184.
[2]謝轉琴.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法的實踐探究[J].讀寫算,2021(15):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