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
摘 要:學前美術教學除了對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以幫助幼兒初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外,也應該注重在此過程中適時地融入對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結合幼兒的身心和認知特點教學,通過各種輕松豐富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幼兒在感受、理解、觸摸美的過程中,滿足幼兒內心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在自我的思考和實踐創造中使幼兒的審美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對在名畫欣賞中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名畫欣賞;幼兒;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有效的美術欣賞活動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的主要方法。孩子從自己獨特的經驗出發,欣賞藝術作品及周圍環境的美,逐漸形成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增強對周圍生活和美好作品的審美敏感性。大師作品中美的元素在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豐富著他們的感覺,并遷移到創作和表達中,從而提高審美感知能力、審美理解能力、審美表現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一、美術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首先,進一步將豐富多元特色教育方式融入幼兒教育,有效提升幼兒教師科學開展教學的能力,增強幼兒參與美術學習活動提升綜合素養的信心,為美術教育的深度構建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張揚美術教育的生命力、創造力,進一步實現師幼之間情感發展與價值觀的深度融合。其次,明確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價值導向,凸顯美術教育的育人價值和價值追求,強化美術教育培養幼兒傳統文化傳承意識、審美情趣、創造性思維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基本美術教育定位。最后,有力地推動幼兒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拓展多元特色美術教育范圍的基礎上更全面地促進幼兒美育素養的健康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美術育人與幼兒核心素養的發展之間建立更科學有效的融合渠道。
二、在名畫欣賞中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策略
(一)運用錄像降低欣賞難度
在名畫欣賞活動中,以對話法為基本指導方法的同時還可以運用體驗法、對比法、發現法、拼圖法等多種方法。如:在帶領幼兒欣賞吳冠中的作品《春如線》時筆者就采用了體驗法、對話法、對比法、綜合法等方法。在欣賞作品之前,教師在雨天引導幼兒觀察下雨的情景,啟發幼兒說出雨像什么,引導幼兒聆聽鳥兒的歡唱,感受春的氣息,為更好地理解國畫作品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在欣賞作品時運用對比法、發現法,讓幼兒找出吳冠中的《天鵝》《春如線》這兩幅作品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使幼兒更容易把握畫家的風格。拼圖法則更多地運用于西洋畫欣賞活動中,特別是對于抽象派的西洋畫,拼圖法能更好地讓幼兒把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二)立足于幼兒選擇教學方法
一件美術作品的完成是需要耗費創作者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的,但根據筆者的教學觀察發現,我們很難要求學前幼兒長久地將注意力集中于畫一幅畫或是做一件手工。事實上,部分幼兒很難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當然,由于教師的要求,幼兒可能還是會去堅持完成,但在筆者看來,學前美術教學若是采用這種帶有強制性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其本該有的魅力和價值。為此,豐富的教學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且在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中需要靈活多樣,筆者一般會采用如下方式。
(三)教學情境生活化
幼兒的生活世界里,無論是休閑娛樂還是衣、食、住、行,處處都可以看到美術元素。所以,幼兒教師應抓住這些生活中的美術元素,在開展美術教學時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在吸取傳統教學的優點的基礎上,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對幼兒興趣愛好的了解,為幼兒創設適宜的生活情境,從而促使幼兒積極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來,使幼兒更加喜歡美術、認可美術。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具備創設美術教學情境的能力與素養。想要創設出有效的教學情境,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使幼兒在真實的體驗中領略美。第二,注重家園合作。家長應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例如,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中包含了非常豐富的美術元素。所以,在每一了非常豐富的美術元素。所以,在每一個傳統節日來臨時,家長可帶領幼兒一起進行節日的裝飾。當春節來臨,家長可帶領幼兒一起貼春聯、剪窗花等。通過這樣的節日活動使幼兒充分感受到節日中的美術氣息,欣賞年畫及窗花的美,進而激發幼兒的興趣與創造力。
(四)拓寬教學渠道
美術教學中要實現幼兒與藝術家之間情感的共鳴,需要深入了解藝術家的生平社會閱歷及時代背景等各方面的內容,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進行該方面內容的介紹,但這種外在的介紹所帶來的效果是有限的,要真正深入作品、理解美術家,希望透過其作品表達的情感或藝術追求,更需要的是幼兒的自主探索,為此,美術教學不應僅限于課堂,而應在課堂之外開辟更為廣闊的藝術土壤,拓寬教學渠道,如山野河川、信息網絡世界等都有助于幼兒視野的開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名畫欣賞教學讓師生都受益匪淺。一方面,名畫欣賞讓幼兒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注意力、觀察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還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起積極作用,讓他們懂得識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培養了同情心,增強了自信心。
參考文獻
[1]丁潔瓊.名畫欣賞教學對幼兒繪畫表現的影響[J].教師,2020(23):82-83.
[2]馬新昆.游戲融于名畫欣賞活動中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6):110.
[3]梁旭.幼兒名畫欣賞內容選擇及教學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08):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