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強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持續改革和不斷完善,人們逐漸對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引發關注,期待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能夠立足于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在幫助學生提升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為此,在教學實踐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了思考,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策略
一、設立含有創新元素的課堂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如果沒有了目標,課堂就會失去方向、缺乏動力。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設立什么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小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出發點,精心設計含有創新元素、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小學信息技術“編輯文檔”一課為例,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吃透教材,以現代化教學理念為導向,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在講解“編輯文檔”一系列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難易度適中的存在問題的文檔巧妙引入課堂中,在構建的具體化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修改這個文檔。在實踐操作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進行規范化演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效思考,找出文檔中錯誤的地方,挖掘學生潛能,合理移動光標,進行正確的修改,讓學生掌握文字“移動、刪除、復制、粘貼”等技能技巧。這項教學目標為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供了適合自己的創新空間,意在讓學生在突破“編輯文檔”教學重點與難點中有效培養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高效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夯實學生創新基礎。含有創新元素、培養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目標好比為航行在海洋中船只指明方向的指南針。教師以這些指南針為導向,能夠有效地在學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課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其創新能力。
二、開展小組學習,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因智力因素、學習方法、認知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課堂教學難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不利于學生整體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實際的學情,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使學生在共同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鞏固基礎、提質增效,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例如,在《多彩的藝術字》一課的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藝術字的制作和修改技巧,教師可以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搭配方法,進一步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各學習小組的實際情況,提出探究問題,如“除了用菜單欄上的命令調出工具欄外,還有哪些便捷方法?”“如何改變字體的形狀和字間距?”等,使學生在相互討論、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進而實現共同發展。
三、實行任務驅動,引導自主探究
通常情況下,多數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會以課內教材為依托,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利用剩余課堂時間組織學生自主活動。但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即便是教師提供了自主學習空間,小學生也很難做到學習時間的合理運用,勢必會浪費大量的學習內容,無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效果。因此,教師要采取任務驅動法,在講完課堂知識內容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分析中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教《瀏覽網上信息》相關知識時,教師要使學生知道網絡具有開放共享的特點,明確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意義,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學習所需,用瀏覽器上網查閱資料,在啟動IE瀏覽器系統后訪問要查詢的網站;瀏覽網站信息,可以勾選分類目錄進行準確的信息定位或者搜索關鍵詞,提升信息搜索的精準度,節省不必要的搜索時間。在查找到信息后,可以選擇收藏網址或者保存網頁的形式,完成自主查閱資料任務,使學生獲得自身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創新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教學資源的豐富化建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為了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加強對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視,用多種不同的教學資源,完成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求,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第一,教學資源的類型,要以圖片和視頻為主。圖片和視頻作為一種優質的教學內容載體,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引入,可以更加直觀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課程內容的理解難度,更是可以促進小學效率的提升。所以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資源類型方面,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加強對圖片和視頻的運用。第二,在教學資源的內容方面,要注重具有啟發性問題的引入,讓學生能夠在教學資源的引導下,自主進行思考,從而提升教學資源建設的價值。以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使用畫圖工具繪畫”的學習為主,在該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快地定位不同的畫圖工具,讓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節奏。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各種不同的視頻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掌握利用畫圖工具進行繪畫的操作過程,幫助學生完成實踐經驗的積累,為學生更好地參與繪畫過程打下工作的基礎。
總結
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有助于扎實學生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學習技能和知識運用能力,還有利于推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創新,促使其與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形勢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張麗黎,曾旭晴.開啟智慧課堂推進教學變革——泉州實驗小學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創新的思考與實踐[C]//.2021年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期).[出版者不詳],2021:336-339.DOI:10.26914/c.cnkihy.2021.021733.
[2]薛晶晶.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探究[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出版者不詳],2019:79-80.
[3]董健,周艷春,游春虹,周劍波,趙書英,班么措.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研究[C]//.2019年教育現代化教學管理座談會論文匯編(一).[出版者不詳],2019:36-39.DOI:10.26914/c.cnkihy.2019.0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