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鵬
摘要:我國的教育發展不斷趨向信息化,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微課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對學習地理充滿熱情,還能讓教學的環節更加豐富活潑,從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地理;微課資源;開發應用
在現代信息技術與基礎教育領域不斷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微課與初中地理教學地結合,符合教育發展的要求,滿足學生地理學習的需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打造高效的地理課堂。
1.微課的概念及其特點
微課從展現形式上來講,可以把微課和教學活動視頻劃分為一類,它是把某一方面的知識通過視頻進行講解,向學生展開的短時高效地教學實踐活動。微課有以下方面的特征:第一點,教學時間很簡短,大概時間在五到十五分鐘以內,基本上十五分鐘是上限。第二點,微課中的內容比較少,與普通的教學相對比,微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精簡。教師會把重點的知識放在微課中進行展示。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休閑時間進行學習。
2.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意義
2.1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地理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如果仍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和方法,依靠板書、教材、講解等手段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地理的課堂就會比較沉悶。學生長時間的乏味學習就會失去對地理的學習熱情,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以其靈活、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等優點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喜愛。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世界豐富的視頻資源,將其運用到教學之中,有利于啟發學生地思維,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借助豐富多彩的網絡視頻資源能夠拓寬學生視野,降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畏難情緒,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的運用,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突破時空限制。在課前,通過觀看微課,學生可以提前了解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問題,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有側重地進行學習。囿于每個人的學習水平、學習狀況、學習能力等略有不同,學生可以借助微課以彌補自身不足,在這一過程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習質量。
3.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開發應用
3.1自主設計微課資源,簡化初中地理知識
初中地理知識較為復雜和抽象,雖然初中生具備了一些生活經驗,思維能力也趨向成熟,但對于初中地理的學習,還是有難度的。如果初中地理教師只是口頭講解地理知識,那么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無法理解初中地理的知識,對于教師所講內容一頭霧水,逐漸地就會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沒有信心學好地理這門學科。教師通過把微課融入到初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可以構建出形象化的教學情景,把復雜抽象地理知識變得簡單化。
比如,在向學生講解“亞洲”這節內容時,筆者自行應用微視頻錄制軟件制作這堂課的微課資料,在微課中詳細介紹了亞洲在全球區域中的地理位置,以及亞洲的范圍、政區劃分和地形地貌等情況。還列舉了相關案例,對“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這個知識點進行特殊標注。通過微課進行教學,有效地降低了這堂課的教學難度,使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學習能夠掌握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3.2開發現成的地理微課資源,利用微課打造翻轉課堂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上現成的微課資源進行教學。網絡世界的視頻資源各種各樣,教師要做好篩選工作,搜集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有效資源打造地理翻轉課堂,能夠讓地理的教學質量得到明顯地提升。把學生地自主學習和教師的課上講解進行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通過課前學習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如此便有充分的時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線的選手,沒有高低之分,能夠更好地一起融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能夠掌握地理課程的基礎知識,在觀看課件的時候,可以發現自己理解的短板。同學之間可以利用網絡互相溝通學習,大家取長補短,共同努力,一起進步。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掌握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況。學生需要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及時的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來調整教學內容,使制定的教學方案更加合理。
3.3通過分層教學,增強教學質量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要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根據學生個人學習水平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導,從而使學生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向學生進行授課,這個教學方法也是適用于微課的。由于學生的差異性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類:即比較容易的部分、難度適中的部分和比較有難度的部分,以此制作不同的短視頻。在微課教學時,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觀看不同視頻,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學生之間互相合作,順利完成學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之中,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探討,既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又能夠使學生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識,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結束語:
微課的運用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有助于增強初中地理教學實效性,其有著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微課的方式加深對知識地理解進而提升學習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減輕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畏難情緒,以達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惠康.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淺談初中地理微課制作[J].考試周刊,2018(13):135-135.
[2] 蔣承裕.初中地理教學中多媒體與信息技術的運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9)117-117.
[3] 杜陽,董德森.初中地理應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調查與分析[J]. 吉林教育,2018(18)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微課資源的建設及在邊境初級中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立項編號:2019C311)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