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 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元評價的教學評價方法,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加客觀、更加準確的評價,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認識到自己在當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夠讓教師綜合地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考查,更加全面地來認識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當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本文主要對教學評價進行介紹,分析小學道德與法治當中多元評價的優勢,并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多元評價的實踐方法作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5-0164-03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Method of Multiple Evaluation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LI Hong (Tongnan Primary School, Fud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multi-evaluation can make a mor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enable the studen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ir own learning situation and realize that they exist in the current learning process. It can also allow teachers to comprehensively examine students' conditions, understand student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djust the current teaching content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accord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eaching evaluatio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ple evalu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methods of multiple eval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Multiple evaluation
1.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評價
(1)教學評價介紹
教學評價是教育和評價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圍繞教學過程中的諸多要素及形成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來對當前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對教師的評價,二是對學生的評價。針對教師的評價,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目標完成情況以及教學任務的完成質量進行評價,對教師最終之前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對于學生的評價是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對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2)教學評價的目的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況,從多個角度全面科學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可以讓學生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并根據最終的教學評價內容來分析自己當前學習存在的不足,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不斷地調整以及改進自身的學習方法。
除此之外,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評價,能夠讓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自己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科學地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之后,改善自己的道德與法治課程設計,進一步完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
2.小學道德與法治多元評價的優勢
在小學開展法治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評價體系,能夠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首先多元評價體系的采用能夠注重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情緒行為習慣以及學習情況的綜合考察,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多元化評價方法的應用,比如說采用課堂觀察以及綜合活動報告等方式,來對學生的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能夠讓教師更加靈活地掌握課堂節奏,也能夠讓教師進一步地掌握學生的個人特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多元教學評價方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能夠讓教師不再只是重視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以及最后的考核成績,而是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了解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的經歷與變化,能夠整體且客觀地對學生這一學期或者這一課程的學習情況進行描述,能夠正確地把握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
3.小學道德與法治多元評價的實踐方法
(1)開展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生才是教學評價的主體,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學習是學生今后人格養成的基礎,對此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從自身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效率等多個方面來進行綜合的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反思,也就讓學生能夠進行自我糾錯,進而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自我反省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夠給教師產生一種反饋,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更多地對學生進行了解,從而實現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自我評價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身的進步與提升,進而激勵自己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對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學習目標,讓學生依據教學方案目標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以更好地督促自身進行學習。
(2)設立多板塊評價目標
在對小學道德與法治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當將教學與評價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規范,要設立多模塊評價目標。為此,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視角來制定相關標準,在制定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目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當前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要充分考慮這一階段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要在這一基礎上來制定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評價目標。
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我們在公共場所”這一板塊時,可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這一階段的個性特征以及學生的認知程度,來進行教學與評價目標的設計。教師可以將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以及最終的教學評價分為幾部分: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比如詢問學生在公共場所是否大聲喧嘩、是否亂扔垃圾等。其次,給學生發放一個觀察表格,讓學生下次再到公共場合的時候觀察身邊人的行為,并將這些行為做一個記錄。之后再給學生發一個個人習慣的調查表,讓學生觀察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行為,或者將自己的行為與公共場所其他人的行為進行對比,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自己在公共場所的行為進行評價,對自己的不當行為進行反思。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以及評價方式,學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在以后的生活中予以改正,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測評結果來進一步地了解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個人特征以及行為習慣來制定下一階段的教學目標。在學生做完個人評價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個人評價結果進行分析以及評價,要鼓勵那些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肯定他們的行為。而對于那些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學會改正,讓他們認識到這些行為的錯誤性,逐步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除了學生個人的自評,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如在課堂教學或者在課后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就是可以讓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小組成員共同來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比如,教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的“自主選擇課余生活”這一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余生活,誰來選擇”這一話題來進行討論,進而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讓小組成員都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每個小組安排一個成員來進行發言,說出自己小組討論的結果。諸如此類的活動將會在之后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次展開,而教師所分配的小組在一個學期內幾乎不會發生改變。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時間以及空間,讓學生更加了解彼此,給了學生充足的評價空間,讓學生可以細心觀察自己身邊的同學,發現身邊同學身上的優點與不足,在課程結束之后展開互評。
最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評價時,也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并不是要讓家長參與到最終的教學評價當中,而是要讓家長對最后的學生行為進行監督,由家長與學生共同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同來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3)運用多元評價語言
首先就是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當多采用肯定性的評語,教師對于學生的肯定以及贊揚,對于學生本人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激勵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著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應當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學生肯定以及贊揚。
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本或者觀看課本中的繪畫時,如果學生發現教師所引導學生要發現的內容,那么教師就應當對學生給予肯定,夸獎學生學習認真;又或者教師根據課本上某一內容提出了具體的問題時,如若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思考,并回答出了教師所提問的問題,那么教師就應當及時肯定學生的回答。就算學生的回答并非正確答案,那么教師也應當夸獎他們的勇敢,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應當給予鼓勵的評價,多去尋找學生回答以及發言中的閃光點。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應用啟發性的評價語言,來實現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去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多采用啟發性的評價語言來引發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能夠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
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用啟發性的語言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積極地回答問題。
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應使用啟發性的評價語言,并不是說教師要對學生所回答的答案或者問題來直接進行評價,而是不直接肯定或否定學生的觀點,逐漸引導學生進一步地去思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比如在講解“安全”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如果下雪了,同學們想要做什么?”這時候學生就開始想象下雪之后的情景,會有學生說要宅在家里,要出去打雪仗、堆雪人等。教師接著提問:在下雪之后,如果要出去打雪仗、堆雪人,那么什么最重要呢?”一些學生回復說:“我要事先畫好雪人的圖案,在設計好雪人之后再去堆雪人?!币粫河袑W生回答說:“如果要出去打雪仗、堆雪人的話,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安全,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再去打雪仗和堆雪人。”其他同學就會附和著說:“對,一定要保證安全,然后再出去玩兒”。
又或者說,教師在講解“玩得真開心”這一部分的內容時,可以向學生提問:“放學之后,你們都會怎么安排自己的時間呢?”一些學生會回答說:“我會在課后與同學一起去跳繩?!庇行┩瑢W會說:“我們會一起捉迷藏,我還要寫作業?!边€有的學生會回答:“我要回到家里玩電子游戲?!蹦敲?,教師可以接著提問:“那你們應該如何安排課后時間呢?”同學A回答說:“我要先去玩游戲,之后玩得開心了再去寫作業?!蓖瑢WB回答說:“我之前就總是先去玩游戲,然后再去寫作業,但是自己總是會拖延,導致最后完不成作業,所以說應當先去寫作業之后再去玩游戲?!苯處煟骸巴瑢W們在安排自己的課后時間時,要注意分辨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要先去做那些重要的事?!蓖瑢WA:“那我回到家之后要先把作業完成,準備好明天上課需要的東西,然后再去玩游戲?!?/p>
在這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啟發性評價語言的應用能夠聽取到許多學生的發言以及意見,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并沒有直接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而是逐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要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產生思維的碰撞,最后得到正確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4)選用動態化評價
加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除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表現效果之外,也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對學生采取動態性的評價模式。也就是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僅局限于某一次評價,除了第一次評價之外,還會有后續的多次評價。教師在每節課程結束之后,都可以根據這節課程學生的表現情況以及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讓針對學生的教學評價變得更加動態化。學生在接受過評價之后,會更加努力地去提升自己,爭取在下次評價過程中獲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4.結語
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當多板塊評價,不應當僅僅局限于一個內容或者一個板塊,可以采取學生自評、教師評價以及學生互評的方式,更加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多元評價變得更加動態化,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鄭國順.道德與法治活動中形成性評價的多元化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