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林
摘 要:體育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還有學生的體質水平和體育技能以及相應的體育品德。文章在體育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對小學足球教學的應用深入探究。在開展小學足球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注意進一步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結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定期主辦校園足球比賽。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之下,教師需要不斷地對小學足球教學進行一定的改變和創新。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小學體育;足球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很多學校意識到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滲透學科核心素養。在現有的情況之下,體育教師也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學習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當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充分引導學生學好足球,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技能水平,從多個方面強化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讓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穩定發展。
一、體育核心素養概述
一般情況下體育核心素養的內容相對而言比較多,所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泛,不僅包括體育知識,還包括體育行為、體質水平、體育技能、體育品質等等。
(一)體育知識
一般情況下體育知識所包含的內容比較繁多復雜,不僅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能知識,還有專業知識、健身知識安全意識等等。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學生不僅需要掌握體育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評價能力和欣賞能力,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術知識的同時需要充分了解國內外比較重要的體育賽事,充分意識到體育的價值和意義。
(二)體育意識
體育意識可以簡單理解為學生對于體育的某些認知和態度。體育意識相對而言比較穩定,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體育素質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讓學生靈活地掌握各種體育技能的訓練要點,這樣學生才能夠不斷提高強化自己的體育技能水平,加強實踐操作能力
(三)體育行為
體育行為相對而言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即人們通過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為了完成某一個目的而開展的活動。體育行為這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一般情況下任何和體育相關聯的行為都可以被稱之為體育行為,它包括了運動行為、宣傳行為、欣賞教學行為等等,它會受到自然環境、家庭因素、心理條件等等因素的影響。每一個行為的表現形式都有一定的差異,也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學生必須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在無形當中養成良好的體育訓練習慣,形成積極的體育練習方式。
(四)體質水平
通常情況下,體質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們的身體素質,和人們的先天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當然也和后天的生活方式以及成長環境聯系比較緊密。通常情況下,體質水平包括身體機能和形體兩個方面,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健康素質和運動素質,健康素質包括生理上、心理上的運動素質,主要就是一個人運動水平的具體表現,從某種角度來講,學生的體質水平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的體育能力。
(五)體育技能
體育技能主要包括運動技能、評價技能、鍛煉技能,也就是說需要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之上掌握多種適合自己的技能,并且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技能,開展體育鍛煉,不斷強化自身的體育能力,提高身體素質。
(六)體育品德
體育品德主要指在進行一項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學生存在某些特殊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征,在整個體育訓練的過程當中,學生必須要充分遵守體育道德規范以及體育運動的具體規則,在運動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服從裁判、服從規則。學生在掌握多種體育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需要有強烈的體育意識,懂得運用各種運動技能,學生的體育品德會得到質的飛躍和提高。
二、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小學足球教學的轉型策略
(一)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一般情況下,足球運動有一定的特殊性,非常考驗學生的團隊精神能力,教師必須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足球文化氛圍,除此之外需要采取強而有力的措施,不斷加強校園足球文化的宣傳力度,這樣可以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足球運動觀。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性格特點和學校配備的體育設施水平,開展足球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對于學生培養良好的團結意識和合作精神也至關重要。學校也需要因校制宜,開展特色活動,帶給學生全新體驗,不斷進行深層次的足球教育。比如,開設校園足球論壇,學生彼此交流想法和心得,營造良好的全校足球氛圍。
(二)結合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都不同,因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針對身體素質比較強的學生增加高難度的訓練,對于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在開展足球訓練的時候,秉持著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先學會基本的動作要領,然后給學生增加一定的訓練量。在具體訓練的過程當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足球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綜合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
(三)定期舉辦校園足球比賽
開展足球比賽是大力發展足球教育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對于不太喜歡足球運動的學生,想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這項運動充滿興趣,教師需要合理地創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定期開展足球運動比賽。因為足球運動具有競爭性,學生在學習和訓練的過程當中需要這種競爭性,借助競爭性的運動,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斗志,不斷努力和付出。教師定期開展足球比賽,在比賽的過程當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想要獲得成功就需要不斷努力和付出,學生在訓練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充分體會到足球這項運動的魅力,熱愛足球。足球比賽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它能夠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實踐當中也會掌握更多與足球訓練相關的技能,豐富自身的足球經驗,學到更多知識,也能夠客觀地意識到自己在足球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足球這項運動的熱情,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從根本上體現了足球運動的價值,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足球品德,為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打下強而有力的基礎。
三、結語
體育教師在開展小學足球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下,充分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保證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小學足球訓練的效果,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樹茂.基于發展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足球教學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17(04).
[2]曹炳山.從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探討小學體育課堂的變革[J].考試周刊,2017(26).
[3]張勝,董曉紅.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體育課程構建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