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苑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之下,對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打開了初中數學教學的新格局。而在教學形式的改革助力下,對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勢在必行。在具體的評價過程當中,更應該注重以素養為核心,豐富評價指標,強化教學評價的診斷激勵功能,促使學生實現多元化發展。該文則是從不同的角度對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策略展開了深度的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評價改革
初中數學是我國基礎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現代化素質教育過程當中,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通過對學生客觀、合理、科學、全面的評價,能夠整體的把控學生的學習情況,找準學生學的痛點,給予學生思維、方法上的引導,讓學生查缺補漏,進行針對性的提升。
一、改革政府教育工作的評價
政府教育部門對于我國基礎教育事業有統籌規劃、宏觀調控的作用,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當中必學的一項學科,特別是初中學段的數學學習,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習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教育部門對于數學的重視程度在逐漸提高。但是以往的評價體系當中,往往會通過張貼喜報、標榜學霸、狀元等方式,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進行單一化的宣傳和獎勵。無可厚非的是相關部門這一模式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傾向。而隨著新時代教學評價改革進度不斷發展,改革理念不斷深化,應該做到破、立結合。破除政府教育部門短視行為和功利化的傾向,而立足于科學履行職責體系機制。而要將這一體制落實到實處,相關的部門應該派遣專業負責人員深入教育工作的一線展開調研,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著手,既要做到對最終結果的評估,也要對評價改革程度和過程進行細化調控。
二、改革學校評價
對于學校所開展的一切工作,根本的檢驗標準則是立德樹人的成效。但是在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實現立德樹人與初中數學教學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多的阻礙因素。一方面,學校層面對于老師在數學教學當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監督力度不足;另外,老師思維上面的局限等,都影響了這一根本任務的具體落實。注重智育、輕視德育,注重分數、輕視素質等現象在初中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當中尤為突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學校辦學理念方針上面的調整,新時代教學評價改革的具體措施在不斷落實。學校層面應該發揮其帶動作用和引領作用,面對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發展引領,整體提升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促使數學教育工作者不斷改革評價觀念和思維,堅持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本,豐富數學學習評價指標,開發學生發展指導等,真正意義上把立德樹人貫徹落實到數學學科教育當中。通過教學評價,從基礎知識、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情感素養、人格品質等方面現對學生的全面培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要實現這一辦學目標,學校層面應該真正意義上做到破: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立: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三、改革教師評價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老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與最終的教學效果形成直接聯系。而教學評價也是檢驗老師教學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可忽視的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的行為普遍存在,導致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為改善這一現實情況,破: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行為。立:潛行教學,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是當前教師評價改革的主要方向,進而實現全新教師評價模式的構建,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實現育人要求。
比如老師在教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據的離散程度”這一模塊知識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著重突出數學學科的特色,通過豐富的教學形式和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老師可以通過將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法、問題教學法、生活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有效銜接,為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引導學生在這一課堂當中實現多元互動,讓學生積極探索表示數據離散程度的幾個量度, 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學會用最大值、最小值、方差等內容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而老師則積極、認真、仔細地觀察學生在課堂當中的綜合表現,從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度、貢獻度、融入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改革學生評價
改革學生評價,做到破立結合,應該是破: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不科學做法,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格局。創新評價方法,豐富評價主體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重構科學的評價體系。在單元測試當中,數學成績一向比較好的李思,同學卻首次遭遇滑鐵盧。如果僅僅對李思同學的考試成績進行評價,那么無法科學地反映出他的學習水平。因此,可以將結果性評價調整為過程性評價,除了考慮分數之外,還應該綜合考慮李思同學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數學課堂的參與度,平時的學習狀態等多方面因素,促使評價指標的多元化,進而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背景之下,初中數學課堂評價模式的改革應該從多個方面著手,構建全新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評價體系,打開初中數學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格局,推動初中數學教育事業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敬毅.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策略[J].知識文庫,2021(22):151-153.
[2]郁海霞.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科幻畫報,2021(10):125-126.
[3]楊建峰.以學定教? 多點對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0(3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