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先
摘 要:微課具有許多傳統(tǒng)教學方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因此,在具體的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充分重視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并運用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方法將其合理的引入到體育課堂當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相關知識,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本文主要從“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重難點”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微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中小學;微課教學
與傳統(tǒng)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式相比,微課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具體、更加靈活,能夠有效突破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反復的學習,這對于提升其體育水平是十分有利的。基于此,面對新形勢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教育者應當從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圍繞重難點制作精良的微課視頻,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體育教育。本文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討,僅供參考。
一、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重難點
從授課內容上來說,微課更側重于精練與精講,通過更加立體與生動化的圖片、音頻、文字等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將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容易遺忘的重點與難以理解的難點更加透徹地掌握。而從授課形式上來說,它則更側重于自主性學習、碎片化學習與以點帶面式學習,這些方式都能將微課的作用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來。
筆者就曾經(jīng)參加過一次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在具體的培訓過程中,主講老師針對日常體育教學中的重難點設置了一些問題,而接受培訓的教師雖然都能說個大概,但卻無法抓住最核心與最關鍵的點。其實,這個問題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還是比較普遍的,要知道,“運動”是體育的靈魂與核心,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運動,掌握相關的運動技術,教師自身應當能夠快速且準確地抓住重難點,然后才能以此為基礎去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與正確的訓練。畢竟,體育技術的打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而應當通過日復一日的練習方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只有確保學生在每次小的練習中都能使用最科學的方法,才能保證他們在動作定型之后擁有最完善且標準的技術動作。一個優(yōu)秀的籃球運動員往往要做成千上萬次的固定投籃練習,這正是為了形成一種科學的動作定型。
以短跑為例,我們在講授這項體育運動時,往往會將其細分為起跑、加速跑、終點沖刺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特點去設置不同的微課程,從而首先做好每一個微小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然后才能以點帶面,由部分到整體,最終幫助學生完整地把握這項運動的相關動作要領。就拿起跑環(huán)節(jié)來說,教師首先應當把相關的動作要領為學生進行具體的講解與示范性演練,然后把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專門挑出來進行單獨的強調,當然,教師也完全可以針對其中一個具體的動作設置一個微課程,這種方式看似是多此一舉實則能夠將體育教學進一步細化,從而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微課,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
體育微課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精煉的特點,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夠更加快速而深刻的理解相關體育知識。要知道,理論與實踐是互為輔助的兩個整體,當他們更好的掌握了相關的理論后,才能以此為指導去把握動作要領,提升自身的運動水平。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由于微課往往采用視頻的形式錄制,因此,能夠被很好的保存下來,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對其進行反復的觀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些是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模式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因此,面對這樣的潛在優(yōu)勢,我們在應用微課展開體育教學時,應當把“通過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當作重要的教學目標。畢竟,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他們學會自主的進行體育學習,其思維才能始終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才能形成教師、學生與微課三位一體的科學教學模式,才能幫助他們更快速地攻克難點、掌握重點,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
以跳遠為例,在過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教師講解與示范,學生進行模仿”的方式展開教學。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教師秉持“講解為主,示范為輔”的基本理念,這就使得很多學生雖然聽了一大堆的跳遠理論,但并沒有真真切切的看清楚跳遠的每一個步驟與完整準確的流程。其實,倘若我們能夠在上課之前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這一完整的流程制作成微課視頻并發(fā)給學生,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地觀看與模仿,便能事半功倍。
一方面,傳統(tǒng)的教師示范雖然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但到了課下,他們便無法進行復習。而制作成微課之后,在課下也能進行回顧。這樣的過程不僅是提升其體育技術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另一方面,我們在制作這方面的微課視頻時,能夠綜合運用視頻、音頻等一系列新型的方式打造專業(yè)具體而又有趣生動的課程,比如,可以加入一些時下流行、深受中小學學生喜愛的抖音BGM,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這種興趣作為基礎,體育教學的質量便有了充分的保證。
三、運用微課,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與教育資源的整合
優(yōu)質的教學應當是一種“雙向奔赴”,中小學體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相關體育理論與動作要領的學習提升自己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而教師也能從中獲益良多。盡管學習主體是學生,但制作這些視頻的卻是教師自身,他們在制作微課視頻時需要對與這個微課主題相關的知識點進行二次瀏覽與剖析,然后圍繞其中的關鍵點設置一些頗具思考性的小題,并把它放到教學中。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就是其提升自身專業(yè)水平與教學技能的過程。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觀看回放去尋找自己在授課過程中的不足,發(fā)現(xiàn)自身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可以把自己制作完成的微課視頻上傳到教師交流群乃至網(wǎng)絡教育平臺,這既有利于推動體育微課教學的傳播與交流,擴充學校現(xiàn)有的微課資源庫,也能夠增進本校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從而使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最終推動本年級與本學校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結束語
面對新形勢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學校與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調整教學思維,從自己學生的體育基礎與身心發(fā)育情況出發(f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制作優(yōu)質的微課視頻,并綜合運用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方法去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豐蘭.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J].新課程(初中),2015(2).
[2] 劉婷.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體育學習的重要性[J].小學課程輔導,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