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義強
摘要: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認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此,教師開始逐漸構建更加生動的情境,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情境去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需求。筆者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情境教學進行了研究,以期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情境創設;高中化學;教學設計
引言:
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需要憑借原有知識及學習經驗主動建構知識結構,嘗試理解深層次的化學知識。為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合適素材,創造真實有效的教學情境[1]。然而在當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設計中教師常常耗費精力創設情境,但效果卻并不理想。化學教學情境屬于特殊教學環境,需要深入思考創設情境的方法,致力于激活學生思維沖突,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進行有效的教學情境設計。
一、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的優勢及意義
(一)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的獨特優勢
在高中時期,化學科目的知識內容相較于以往而言有著大幅度的變化。首先是難度上的變化。以往的教學中只需要學生了解簡單的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之間的變化關系。而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化學反應原理,應用一些理論去推論出新的化學物質所具有的性質。因此對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數量上的變化[2]。以往的化學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少量的化學反應知識,而高中時期的化學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化學反應原理,理解各個物質之間的轉化。這幾點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很難面面俱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而利用情境課堂以情境展示的方法,將化學反應當中的方方面面以形象具體的動畫或者描述,讓學生直觀地想象和觀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的實際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落實的今天,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有著切實而獨特的意義。首先,利用情境課堂教學,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合理化,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因為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程度,以及學生對化學興趣的養成。而利用情境課堂,能夠繼續選擇,更加貼近于生活的氛圍,激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利用情境課堂也能夠革新當前的教學困境,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對課堂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這是因為情境課堂當中,有著大量豐富多彩的常識,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都能夠很清晰地理解這些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這種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方法,使得情境課堂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教學的實際意義,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確立了學生課堂主人公的身份。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的方法
(一)運用圖像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教學工具更新,各種先進的信息設備已經成為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教師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創造了便利條件。信息設備具有圖像展示的功能,使圖像情境成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教師應當從化學教材出發,通過互聯網資源庫搜集一些相關的圖像素材,并通過信息設備直觀地展現出來,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降低學生在某些抽象內容方面的理解難度[3]。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查找“鋁”“銅”“鎂條”等圖片,帶領學生直觀地認識幾種金屬,深化學生對“金屬”這一概念的認識。其次,教師可以搜索并播放“鎂條與鹽酸溶液反應”“鋁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等視頻,通過視頻幫助學生區分不同金屬發生化學反應后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化學反應式。最后,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圖像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與其他非金屬反應”等現象,進而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使學生明確不同金屬的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金屬活動順序表”,為學生以后解答相關的化學習題奠定知識基礎和思維基礎。
(二)通過故事創設情境
在化學教學實踐時,通過應用故事情境,可增強學生興趣,引起學生好奇心。在學生好奇心被激發后,便會生成內部動機,進而演變成持久且穩定的創新精神與動力。比如:在氯堿工業的教學中,通過吳蘊初先生創辦味精廠和氯堿廠的化學史故事,激發學生關注制備味精所需的鹽酸,需要哪些元素?提供這些元素的常見物質有哪些?引入使用食鹽和水為原料,進行氯堿工業生產,從而探究化學原理,理解化學知識。
(三)借助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觀察意識
在實際生活中充滿化學知識,如工廠生產原料、某些自然現象等。但是,部分學生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與化學相關的物體或現象,甚至對這些物體或現象知之甚少。新課改提出了教學綜合化的要求,明確指出學科知識應當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生活情境的創設與應用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符合化學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兼顧教材內容和生活素材,引入一些適用于教學的生活案例,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觀察,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強化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熱分解法”“熱還原法”“電解法”等金屬冶煉方法,引入當地冶金工廠的真實案例,播放冶金工人工作的視頻,帶領學生認識真正的金屬冶煉方法。在講解“海水資源”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入“海上石油開采”“海水淡化”的實際工程案例,幫助學生學習海水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方式。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海水資源的過度開發、錯誤開發,造成了環境問題。”的生活案例,開展德育教學,培養學生在資源保護、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化學教學情境對高中化學教師執教化學課程帶來了一定便利,但教師在具體教學時,應明確創設有效化學情境的重要作用。努力挖掘現實生活中的高價值創造性因素,全方位把握學生素養及水準,創造更多能激發學生思考及參與的化學教學情境。通過應用學生好奇心,營造優良學習氛圍,讓學生持續參加化學學習活動,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生成化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建營.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研究[J].成才之路,2020(27):98-99.
[2]王玉姣.高中化學課堂情境創設要點略析[J].高考,2020(34):17-18.
[3]韓晴.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及實踐簡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