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尚民
摘要:少先隊活動應是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且都要在活動課當中有所體現,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本文立足于初中教育教學角度,分析了新時代校外少先隊工作新定位,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教育;校外少先隊;工作定位
引言: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的印發,每周一課時的少先隊活動再次成為輔導員老師議論的焦點。如何結合實際,用少先隊員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少先隊活動?怎樣的少先隊活動才算是好的少先隊活動?這也是困擾了筆者很久的問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少先隊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新時代校外少先隊工作新定位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從實際隊情出發,引發隊員的活動興趣
當時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要求少先隊員繪制紅色小人書。大家缺少素材,就一直來征詢輔導員的意見。筆者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教育契機。于是,就提出了廣西精神這個主題的素材,而且一直在強調河池精神。反復的強調引發了隊員特別想去看一看的意愿。
接下來就是活動目標的設定。筆者所認為的活動目標應該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輔導員老師對于整個活動要達成的目標的預期;二是隊員對于活動所對應的紅領巾獎章爭章目標的自我計劃。第一個內容筆者基本參照了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來設計,因為學科教學的三維目標設定還是很科學的,避免一次活動的目標設定過于寬泛或長遠的問題。對于本次活動的目標,筆者是這樣設計的:引導少先隊員能夠通過尋訪,了解河池這段紅色歷史,了解和體會這種引領廣西的精神力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逐步培養隊員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爭做傳承河池精神的小使者,用實際行動踐行河池精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第二個內容爭章目標計劃的制定就交給隊員和中隊委員會來進行,隊員們制定的一般都是比較細致的行動層面的可以量化的計劃。
2用組織育人的新架構保障少先隊教育
活動中心建立少工委,成立大隊、中隊,把隊員吸引到組織中實施建隊育人,有助于構建校內校外一體、家隊一體、社隊一體的少先隊工作氛圍。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黨組織負責人和黨員身份的主任同時擔任少工委雙主任,委員分別由中心的黨員團員代表、家長代表、周邊居民代表,社會實踐基地代表和社會熱心人士代表等組成。由于在活動中心參加培訓的隊員很難同一時間聚集在一起,可以于每年6月在線上開展新一屆大隊職能部成員的競選,為暑期開展系列實踐體驗活動做好準備。大隊的總輔導員由活動中心指定。中隊組建主要分固定中隊和短期中隊兩類:固定中隊主要是指定期在中心參加學習,相對比較穩定的每周在中心定期學習的社團班,還有區隊長學校培訓班、每月區紅領巾理事會成員培訓班等少先隊培訓班。短期中隊主要是指利用暑期開展系列實踐體驗活動而組建的短期性中隊。組建的中隊由隊員們自主定隊名,自主設定中隊目標,提升組織歸屬感。
3用助力成長的新力量支撐少先隊教育
在實施的過程中,筆者大致有這么幾點考慮:第一,少先隊活動應是既突出政治性又突出青少年性的,這是《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政治性應該擺在第一位,這是少先隊的本質屬性,是少先隊活動的基調和目的;青少年性則是少先隊活動有別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特征,少先隊活動得讓孩子喜歡,要吸引他們。第二,少先隊活動應突出實踐育人的特色。這是中共中央《意見》當中強調的。筆者認為一個完整的少先隊活動,從開始到結束,實踐活動的內容應該是占到60%以上。實踐教育是隊員們最樂于參與的、最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所以,輔導員一定要擺脫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發揚帶著孩子在實踐中探尋真理的少先隊優良傳統,在活動中教育隊員,在活動中培養隊員,在活動中幫助隊員。如何吸引更多優秀師資充實到少先隊校外教育組織中,少工委要發揮黨建帶團建、隊建作用,整合資源服務于隊員的成長。聘任中心全體教師擔任中隊輔導員,并列入單位年末績效考核。區域內學校大中隊輔導員參與社區少工委、活動中心少工委、校外志愿輔導員工作,形成機制。區級規定每人一年內必須有一周時間擔任社區少先隊活動志愿者。此外,可以從廣西志愿者網上招募大學生及高中生志愿者,也可由活動中心微信公眾號向社會招募家長及各界人士為志愿輔導員。
4用凝聚隊員的新磁場落實少先隊教育
多樣化陣地不僅滿足隊員社會化發展需求,也成了對隊員產生凝聚、吸引、影響等各方面磁場效應的教育場,吸引更多隊員在校外陣地練本領、增才干?;顒又行乃袌龅丶敖淌揖枪潭嚨兀剿髟诨顒又行慕⑸傧汝犼犑??;顒又行纳俟の鶕顒有枨笤O立若干少先隊校外教育活動實踐基地,主要開展思政、體鍛、科創、探索、野趣等活動。根據時勢教育需求及隊員實際問題,生成一次性少先隊校外實踐活動陣地。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微博、抖音等少年兒童們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形式,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少先隊活動,展示隊員活動成果,發布招募公告等。
5用幸福成長的新載體充實少先隊教育
校外少先隊活動為隊員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成為隊員幸福的新向往。中心少工委專題研究校外少先隊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通過在暑期、節假日及雙休日開展主題鮮明的校外實踐活動,引領隊員快樂自主發展。例如7月初舉行“暑期快樂大本營”活動啟動儀式,公布活動計劃,提供活動菜單。利用暑期有計劃開展校外少先隊實踐體驗活動,以中隊或小隊為單位開展各類實踐體驗活動。雙休日,固定中隊結合培訓任務在中隊集體中開展自我教育等活動。
活動邀請家長參與的初衷就是考慮到安全問題,但是筆者發現活動的驚喜很多也來自家長。家長們的全程參與,形成家?;?,家長在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后續延展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還發現,不少家長提到與孩子共同接受了教育,感受到了少先隊活動的魅力。
結論:
少先隊的育人目標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科學地開展少先隊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載體,把大道理變成隊員能夠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做得到的小道理和小實踐,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陳佳凝,姚于藍.聯結、整合、融合,奔跑在實踐上的研究——以綠翠小學為例的基于服務學習的少先隊志愿活動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9(29):31.
[2]王亞,常星明.團旗隊旗相映紅——上海市閔行區君蓮學校少先隊活動特色實踐[J].少先隊活動,2019(10):12-15.
[3]季鶇蓉.一所小學的“凡人史記”——張家港市實驗小學注重榜樣教育的少先隊實踐活動探索[J].少先隊活動,2019(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