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要:中職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據較為重要的位置,能夠培育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就要注重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而語文學科作為中職教育中重點課程,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養起著較為關鍵的作用。對此,本文將對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展開探究,以期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能力
中職院校在培育高素質人才使,語文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因此院校要想學生能夠順利就業,就要引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側重于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并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來深化語文教育的實效性,促使學生明確職業能力對自己的重要性,從而有意識地培育自身的職業能力。
一、依據職業需求培育職業能力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職業能力時,要明確企業對職業的具體需求,進而向學生滲透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重要性。如,目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要想提升自身在就業中的競爭力,就要不斷地強化自身的職業能力,積極夯實自身的文化基礎,并依據崗位的相關需求,不斷地完善自身的職業素養。促使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不斷強化學生的競爭力,能夠為學生后續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講解《勸學》時,教師要向學生強調態度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強化語文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按時保質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語文任務,以此端正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進而升華學生對崗位的態度,另外,學生還會受到文化的熏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這對學生后續就業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依據職業需求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確保學生能夠滿足崗位需求,并獲得企業的認同,最終有效提升中職院校的就業率。
二、寫作教學中培育職業能力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要重視寫作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寫作教學來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促使學生實現綜合化、個性化發展,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雖然在信息化時代下,數據儲存、人際交往正朝著電子化的方向發展,應用文字寫作方式的頻率也愈發地少,但書面寫作仍然有著難以替代的位置,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寫作教學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進一步強化。教師便可定期開展寫作教學,并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寫作來強化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以此更好地完善學生的語言思維體系,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強化。另外,教師還能在班級內舉辦主題征文競賽,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專業來寫作,教師便可依據學生文章的質量評定等級,評選出最佳文章。通過這類寫作競賽,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能深化學生對自己即將從事崗位的認知,進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口語交際教學中培育職業能力
社交對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但是還有少數學生缺乏人脈意識,這對于學生日后工作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除了向學生講解需掌握的語文知識,還能要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其中就要著重培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使學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同他人溝通交流的技巧,從而更加順利地進入職場,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教師可以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斷滲透社交相關知識、技巧,提升學生的人脈意識,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要想在工作崗位上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除了過硬的職業素養之外,強大的社交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法,情境再現等方式,讓學生們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和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從而獲取更多可以利用的信息,促使學生交流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在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人脈的建立對于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從而明確人脈關系對于自身職業的重要性,促使他們將來能夠更好地融入職場,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四、在綜合實踐中培育職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對真實的工作情境進行模擬,進而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強化學生的體驗感。另外,教師還要同現實有機結合,考慮學生在崗位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從而針對此情形開展相應的綜合實踐教學,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情境創設結束后,教師便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例如,模擬面試、人際交往等情境。在實踐教學結束后,教師就能著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給予相應的點評,指出學生在模擬練習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恰當的方式來改善學生的不足。這樣,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加深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中職院校教學中語文課程在培育學生職業能力上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對此,便能依據崗位的具體需求,在寫作、口語交際以及綜合實踐教學中培育學生的職業能力,這樣才能培育出行業所需的綜合型人才,進而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景萍.試論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J].科技風,2021(09):26-27.
[2]劉素琴.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策略[J].課外語文,2020(1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