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曦
摘要: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學有了新的變化。如今疫情影響下的教學,很多以網課的形式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工具的應用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成了熱門話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自主性,在課堂內外自覺地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自主性,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方法
受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生在家中上網學習已有一段時期。由于網課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剛剛興起,所以教學暴露出的問題很多,其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問題尤其突出。目前的網上教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觀看錄播的課程為主,缺乏師生有效互動;另一種是老師的現場直播教學,添加了師生的互動環節,但因為網絡的限制,師生的互動只能用文字來表達。所以,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學生沒有較好的自制力,就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那么,在網絡迅速發展和抗疫嚴格要求的環境下,在網課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有效引導學生應用網絡工具來提升學習自主性,尤其是高年級學生。
一、基于問題導入進行學習,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課前環節中,教師要對學生即將要學的東西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掌握好教學要點和重難點。其中,有些教師會將學習目標、學習難度較大的內容直接傳達給學生,這樣的方法過于籠統。筆者認為,探究式的研學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會更有效。在小學階段,具有挑戰性的作業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將過于直接的學習目標和困難的學習任務轉換成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正好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征,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舉例來說,在講授《角的初步認識》單元的知識時,在課前,老師提出了幾個預習問題:角有哪些特點?直角的特點?學習角的知識對以后的學習有什么意義?這些問題,有的可以在預習環節中直接找出,學生們選擇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角的圖片或課程視頻,成功解決了第一、二個問題;有的問題則是通過思考、領悟、體會,才能逐漸找到答案,有些問題甚至在預習環節很難解決,如意義,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把問題帶到課堂上去,繼續去探索、去發現、去體會,教師也可對單元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并展開討論,讓學生明白這單元知識是在幫助學生初步認識一些角,為學生后續學習圖形、圖形性質等知識奠定基礎,最終幫助學生找到意義問題的答案。
二、幫助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注重能力遷移
為了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受侵害,目前全國范圍內的網絡授課時間都控制在20分鐘左右,相當于40分鐘的課程壓縮到了一半,而老師們為了能夠完成課時任務,就會在課堂上縮短師生互動的時間,沒了師生互動,學生能否自主參與還得看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主性。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辦法讓學生們充分參與課堂,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教師教會他們一些方法。而新課改強調了讓學生完成學習模式由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合作學習轉變。信息技術是學生探究知識的有效工具,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最新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在完成獲取信息、拓展思維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
比如,當教授《圓柱與圓錐》的知識時,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圓柱形狀的,哪些又是圓錐形狀的?”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利用信息技術渠道查找,最終給出了各種答案,如煙囪、柱子、漏斗、鉆頭等,教師繼續說道:“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那么你們知道怎樣計算圓柱和圓錐的展開面是什么樣的嗎?我們該怎樣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呢?”學生陷入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先是搜索一些制作視頻,然后動手用折紙的方式得出圓柱的展開面是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圓錐的展開面是一個扇形和一個圓,這樣就能知道他們的表面積構成,并且推算出計算公式,得出最終答案。
又如,在上《圖形與變換》這節課前,筆者作了這樣的教學嘗試,課前先跟學生說明天的課上我們將會學習一些新的圖形以及圖形變換的形式,看學生是否會提前做好功課。這問題一出,立刻燃起孩子們的挑戰欲望,他們紛紛利用網絡工具查找資料,并用軟件制作了相關的表格和思維導圖,然后班級群里討論的氣氛異常熱烈,他們爭先恐后把自己學到的方法說出。筆者認為,如果能夠長期堅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三、借用網絡促進作業多元化,提升學習自主性
在電子產品廣泛應用的這個時代的大背景下,小學教師們不再只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而且進一步將信息技術發展到了課下,例如讓孩子們在手機上進行數學試題訓練打卡,或者用網絡技術完成一些課后延展,這些都對數學教學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這種類型的作業形式提升了孩子們的新鮮感,會一定程度提升其數學學習興趣。而在網課背景下,學生也能夠按照原來的教學任務進行完成。
比如,《克和千克》這一課,老師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本上,運用信息技術,向同學們展示商場情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有很多,有哪些商品是以克為計量單位,又有哪些商品是以千克作為計量單位的呢?。在教材分析和情景構建的基礎上,教師重點對一些物品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學會觀察。此外,老師通過整理各種課程資源,讓學生可以課后利用信息技術自己完成一個關于“商店中的克與千克”主題的探索報告,增添學生的新鮮感,提高數學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完成調查探索的隊伍中來,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自主性。
四、結語
總之,隨著網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在網絡上的學習時間將會大大增加,而自主學習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技能。所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是必然的,以上僅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各位同學和教師有所啟迪。
參考文獻:
[1]梁淑芬.問題導學,方法促學,點評提升 ——網絡教學背景下提升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J]. 數學課內外,2020(15):331.
[2]付淑萍.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J]. 新課程·小學,2016(3):192. DOI:10.3969/j.issn.1673-2162(c).2016.0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