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歡
摘要:教育在不斷進步與創新,教學理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教師需要做的是靈活轉變自己的教學思維,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需要學生真正地在實際生活中對知識點進行靈活使用,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科教學來說,綜合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學科核心素養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對此進行研究,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狀態,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英語核心素養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理念傳統落后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理念傳統落后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學理念、知識傳授方法、知識認知思維等方面。傳統教學理念下,英語課堂教學工作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地位較被動;知識傳授以考試內容為主要方向,以中考內容為方向標,缺乏英語語言重要性和應用性方面的思想教育及能力培養,限制了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開展英語知識、文章閱讀教學等工作中,缺乏對學生認知思維的教育與引導,缺少中外語言文化差異性、歷史、現狀等相關因素的聯系,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存在難度,只能通過單純的記憶和背誦開展語法知識、詞句運用方面知識的學習。傳統落后的英語課堂教學現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無法引導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科知識具有的工具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特點,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養水平。
(二)初中學生存在一定程度學習困難
受到當前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的落后性影響,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應有的興趣受到了極大限制,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也使得部分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與學習效果不佳。在英語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教學內容的制定缺少豐富性和興趣性,教學方法以填鴨式的機械重復教學為主,使得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得不到有效調動,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也不斷下降,這就逐漸增加了學生的消極情緒,進而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
(三)缺乏學生科學學習方法指導內容
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當前初中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意識,從而導致學生開展英語學科學習時,多通過機械重復的單詞默寫、詞句朗讀和背誦方式進行,不僅限制了學生創造性學科思維的培養,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以閱讀教學內容為主,學生開展學習過程中多以單詞、單句翻譯形式進行理解,缺乏對文章整體內容和文學作品創作背景等因素的聯系,降低了英語閱讀學習效果。缺乏科學學習方法做指導,使得學生在英語詞匯量積累、語法知識的運用等方面存在較為明顯的學習落后現狀問題,影響學生積極學習心態的培養,無法保障和提升學習效果。
二、基于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優化策略探析
(一)加強基礎知識教育提升核心素養
夯實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是提升學科素養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需通過對英語基礎性知識,比如詞匯、語法、閱讀方法等基礎性學科內容加強教育與技能傳授。通過豐富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開展高效閱讀等方式,幫助學生夯實自身英語學科知識基礎,為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奠定基礎。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為保障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必須充分重視先進教學理念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實際英語知識基礎為立足點,通過選擇學生更加喜愛的方式,比如線上教學、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應用等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也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增加學生更感興趣的話題、事件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關注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與引導,不能僅僅以學生實際分數作為評判標準,還要將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納入考核評價當中。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自信,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質量有極大幫助作用。
(二)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加強設計與探索,需要教師以提升學生學科素養為目標和方向,在開展備課、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布置等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與研究,確保每個教育環節的工作質量。比如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開展微課、線上教學等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創新教育模式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有推動作用,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思考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創新探索,同時還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創新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仍需深入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選擇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教學、分組討論教學等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去,同時通過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教學互動活動,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三)開展高效指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高效指導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可以起到推動作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方式,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索欲望,引導學生開展相關內容的學習。以When is your birthday?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父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等人物的生日作為問題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問題的設置給了學生開展討論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對于引入教學內容能起到引導作用,還可利用學生之間的討論話題展開更多相關知識的傳授。比如引入家庭成員的稱謂、表示時間的單詞等,起到豐富教學內容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開展英語知識的系統性理解和記憶,同時激發學生發散性及創新性思維,還可通過開展思維導圖教學的方法,將重難點知識進行更加形象、直觀地表述,增強學生英語知識的匯總能力,通過清晰的知識脈絡圖,加深記憶。
(四)豐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認知高度
英語學科素養的培養,還可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不斷擴展教學內容作為途徑,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知高度。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以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為核心,通過開展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和學科思政教育等工作,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的全面認識,提高學生知識認知高度。
總之,對于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來說,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重點進行適當整合,基于當前背景下的教育發展,把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主要方向,并以此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對影響英語教育的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時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當中,不斷鍛煉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使核心素養的培養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鄭春麗.因合作而精彩——談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生英語,2020(20):127.
[2]吳珂.淺析初中英語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校園英語,2020(35):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