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摘要:在小學,我們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正確的學習理念,使他們能夠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的學校會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作者從自己的教育實踐出發,闡述了在小學時期怎樣運用知識和思維方法指導學生。
關鍵詞:小學教育;學習方法;教學模式
在小學的時候,沒有一種與生俱來的知識體系,所以老師的教育非常的關鍵,可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現在我們的教育方法日益強調,要使孩子逐步了解和掌握所掌握的知識,但要達到這種目標,必須經過一個非常繁瑣的教學流程。經過多年的第一手教學和探索,我們逐步建立了一種高效、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它包含了上述的繁復的教育流程,使每個階段都能明確地指導學生,從而使我們在小學教育方面發揮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學”、“問”、“思、辯、行”的五種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五字法,是以《中庸第十二章》的“博學、審問、深思、明辨、勤行”為理論基礎,論述了為學的發展之路,也就是要廣泛地研究、仔細地詢問、認真思考、明辨、腳踏實地,這是為學的若干階段。
五字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動手能力、提高綜合素質、以“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建立平等、友愛、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專長、維護自尊心、提高自信、尊其人格、創造精神。五個詞式的教育方式,即要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到“指導者”、“組織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創造輕松愉快的教育氣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五個詞教學法注重積極的學習,使學生能在“教”中積極地建構自己的“學”,體驗到“我要學”和“要我學”之間的本質差別。
1 學問思辨行的正確理解
1.1 對學習交流的倡導
從“學問思辨行”的教學方式來看,“學”與“問”是“先學后問”的教育方式。他要學,也要向這位護法請教,因為這是一個學習的開始,必須要將自己的知識注入到自己的腦海之中,然后再進行下一次的教學。所以,這種學習方式只是一個開始,并不代表所有的知識都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他們的知識之中,經過了這么多年的教學,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提升教育的品質,同時也要注重溝通。所以,學習完了再去提問。這里的問題很多,既有老師的問題,也有同學們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們和老師們互相提問,互相學習,學生才能夠將知識更好的理解,并且初步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
1.2 對持續思考的倡導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倡導思考。此處所謂的思辯,實際上就是要在學生掌握了的基礎上,再去想一想。學生們已經能夠將自己的知識融入到自己的意識之中,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學會了這些東西。我們認為,在最初的學習和提問中,在將來的每個時刻,都會重新審視自己所掌握的東西。只有形成了這樣的學習方式,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會變成一個很大的基礎。
1.3 對實踐的倡導
從整體的教育方式來看,最后的教法是“行為法”。這就是所謂的“行”,指的是“實踐”,也就是說,“行”需要的不僅僅是“溝通”,還有“思維”,“思維能力”。在此我們可以看出,該教學方式既注重知識的實效性,又注重了學生的知行結合。
2 學問思辨行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2.1 以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學習
從上述討論中可以看出,溝通是最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的方法。這一方法非常適合小學生,通過科研發現,在進行溝通時,他們的神經突觸會變得更為靈活。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讓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記住和了解所學的內容。例如,如果我們在教室里給一個新的知識,我們可以用問題的形式去指導,讓他們從思維的角度去認識這些知識和關系,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在教室里學習到的東西。在這個時候,他們還可以參與到討論中去,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效率更高。
2.2 引導學生進行持續思考
以上所述,我們知道,思和的重點在于讓同學在將來的任何時刻都能不斷地反思他們所學的東西。這就要求老師不斷地向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認識到不斷的思維,使他們能夠不斷地反思以前所學到的東西。例如,要把課堂教學轉變為一個持續的、前后關聯的過程,一堂新的課,老師首先要讓他們回憶以前的課,讓他們回憶一下以前學到的東西和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有沒有關系。在這樣的學習和反思中,學生們將會繼續學習,并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2.3 鼓勵學生進行實踐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知識思考這種教育方式的終極歸宿還是在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對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重要作用,使他們能夠明白實際操作的含義,從而使他們自覺地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去。只有當學生終于肯把自己的知識付諸于實際,我們的教育就達到了終極目的。
結語
總之,我們應該在小學教育中,根據學生自身的思維特征來進行教育,使他們學會學習,不斷地思考,愿意去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們,對他們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價值。我們的教育方式,就是用這種方式來體現它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顧娟.為思維的通透而讀——關于小學數學教材閱讀的認識、價值和方法[J].小學教學參考,2021(35):12-14.
[2]羅金平.基于轉化思想構建下的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應用思路探索和體會[J].小學生(下旬刊),2021(08):45.
[3]楊麗榮.基于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與學問思辨行五字教學法的結合研究[J].校園英語,2019(26):207.
[4]楊道宇.學問思辨行:一種本土特色的教學過程思想[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15(04):79-84+110.
[5]楊道宇.教學階段再認識:以事為本的學問思辨行——兼論王陽明與杜威教學過程思想的異同[J].現代大學教育,2015(02):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