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利
摘要:研究“雙減”背景下的小學美術課內外結合的教育實踐路徑,主要是為了迎合“雙減”政策之下要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削減學生課下作業的政策性教學要求。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獻研究法,通過吸收前人的經驗和智慧,以滿足整個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實踐路徑。研究表明,“雙減”政策下小學美術課內外結合的教育實踐路徑包括:知識拓展、知識鏈接、實踐路徑,這幾種方法的運用能夠實現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美術;課內外教育;實踐路徑
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一直以來都廣受關注,但是因為整體教學活動的成果情況,更加側重于課本內的知識點考核,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反而缺乏突破性。這主要體現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當中的探索,大都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主。“雙減”政策要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減輕學生課下作業相結合,探索出更高質的課堂教學方法。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傳統教學當中忽視的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的探索,應當得到充分的應用,以保證“雙減”政策之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能夠完成教育部門制定的標準,深入探索“雙減”政策下的美術教育策略,實現小學美術教育方法的與時俱進。
一、在知識拓展當中實現課內外結合的教育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當中就有知識點的拓展教學,但是受限于教學成果的高要求,所以整體教學中的知識拓展部分非常收斂,通常是對課外知識點的淺嘗輒止。這樣的方式沒有發揮出知識拓展的力量,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之下可以對教學中的知識拓展做出調整,課堂教學中平衡課內外知識相結合的占比,提升課外知識的滲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吸收課內外知識之后,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綜合發展,這樣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教學《童眼看世界》時,這節課的教學活動當中,非常重視學生的觀察。如果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那么學生很難結合現實情況,對于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活動當中進行知識拓展,針對課本知識內容和現實中的事物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藝術表現手法和現實事物之間的差別,以及美術知識和現實事物之間的聯系情況,這種內容的教學少不了學生的課外觀察,所以非常適合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綜合學習與發展。這種課內外結合的教育教學模式,既能夠保證學生學習基礎的課本知識,同時也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增進學生對于美術內容的現實理解,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二、在知識鏈接當中實現課內外結合的教育
采用知識鏈接的模式實現課內外教育相結合的目標,這種鏈接不僅僅局限于美術知識內容和課外知識點的鏈接,同時還有課堂教學內容和舊知識之間的鏈接,這些都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也能夠更好地實現學生美術知識系統的綜合建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知識鏈接當中的課內外結合的教育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學習成長。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言,這種課內外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綜合效率,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并且形成有效的鏈接記憶,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剪出繽紛的生活》時,這節課就擁有較為充分的課內外知識基礎。因為剪紙藝術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風格。所以在教學這節課的時候,從美術角度分析我國的剪紙藝術,將課內外知識點充分的結合,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言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全面改善學生的綜合學習與發展,所以在知識鏈接當中可以實現課內外相結合的路徑,通過課內知識和課外實踐的結合模式,能夠讓學生對于美術藝術的發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時從課外知識的具象化事物,到課本知識的理論化知識,讓兩者之間形成有效的鏈接,這對于增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里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圖像記憶法比純理論記憶法要更加簡單,而且記憶更加牢固,所以在教學質量上也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
三、在實踐路徑當中實現課內外結合的教育
在小學美術教學當中實現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教學路徑中,實踐教學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因為美術實踐教學是讓學生在寫生當中,在觀察實體事物當中找到美術的知識點,這種探索是課內外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最經典的方式,同時也是美術教學當中應用最為廣泛,美術老師最為認可的教學模式。該模式的有效建設應用,充分提升了整體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而言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家鄉的橋》這節課時,在教學活動當中,可以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活動。通過課外實踐教學活動的整體探索,綜合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綜合發展。在教學活動當中采用寫生的模式開展教學,充分提升對于具體事物情況的充分理解。在美術課外寫生實踐活動當中,全面優化學生對于美術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推動整體教學活動發展,促進學生綜合學習和掌握事物的能力。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寫生教學當中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采用在課外開展教學,并且利用課外事物和課程內容相結合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有更加強烈的參與感和代入感,從而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探索,以及整體的學習質量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價值,能夠全面優化整體教學效率,讓美術教學課堂獲得更加便利性的條件,從而實現課內外知識相結合的實踐路徑。
結語:
“雙減”政策之下的小學美術開展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整體的實踐路徑需要充分的調整整體教學思路,從知識的拓展、知識的鏈接、實踐的路徑幾個方面綜合探索具體的教育方法,這些都是能夠快速實現課內外相結合的教育實踐路徑,而且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改善學生對于美術知識點的綜合把握。基于所做的教育嘗試和探索,能夠真正的落實“雙減”政策下,全面推動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課堂的綜合發展和建設。
參考文獻:
[1]宋穎.“雙減”背景下鄉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2(05):88-90.
[2]許秀萍,王淇蔚.““雙減””背景下思維可視化工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2(07):7-9.
[3].““雙減””政策下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藝術實踐研究[C]//.課程教學與管理研究論文集.2022:52-56.DOI:10.26914/c.cnkihy.2022.00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