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艷
摘要:在新課改的浪潮下,人們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的推廣。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關心優秀的學生,關注活潑好動、引人注意的學生,也要關心學困生這個在學校中常常被忽視而又相對“弱勢”的群體。本研究旨在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記憶和創新等多種能力,幫助他們盡快脫離學習障礙的困境,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小學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學生因素
首先,學困生對所學內容缺乏興趣,學習動力不足。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乏味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不斷強化和復習。其次,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不全面,沒有掌握適合的學習方法。再次,學困生沒有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學習計劃性不強,效率低,最終導致知識點的遺忘和知識網絡的混亂。最后,學困生每次的英語成績都不理想,長期處于落后的位置,心理敏感、脆弱、自卑,甚至自暴自棄,不追求進步,最終陷入惡性循環,難以擺脫英語學習的困境。
(二)教師因素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向導,如果教師沒有扎實的專業教育水平,就很難把握英語教學的難度。在英語教學中,過度依靠老師的學生會面臨學習的困難,而有些老師會由于英語學困生的成績拉低了班級的整體成績,這些行為大大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抵抗心理,進一步惡化了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有些老師以成績的好壞來辨別學生,看待學困生時戴上“有色眼鏡”,在課堂上對他們缺乏應有的關注。
二、小學英語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包括學困生,對他們不只是單純的教授學業,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關注他們的成長;而學生也應該從心底接納老師,跟老師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做到理解老師、認可老師、喜歡老師。如果老師真正關心學生,師生關系必然會向著更良好的方向發展。心理學研究成果也證實,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作為老師,要對學生給予真誠的關愛,用愛來感化學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使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果學生們有什么錯誤,老師就訓誡、諷刺甚至體罰的話,學生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學習熱情也會下降。
(二)教法多樣化,激發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要對學困生加以方法的引導,培養其自學能力。“授人以魚,不如育人以漁。”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引導學困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怎樣利用拼音規律記住英語單詞,怎樣運用漢語句法掌握英語詞法,課后什么時間的復習效率比較好等,讓學困生的學習更加科學化,從而增強學習能力。老師可利用多種方式,在學生記憶力較強的時段讓學生多背單詞,多創設模仿的時機,以改善學困生的語音語調。例如,上課前幾分鐘制作單詞抽獎卡,讓學生們快速復習和鞏固詞匯,可以讓學困生上臺嘗試。這樣便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困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激發。
(三)分層教學在各環節的實施
英語學困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和習慣等方面都和優等生存在差距。采取分層教學則可照顧到全體學生,特別是有助于轉化學困生。
有效組織合作學習。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作為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沒有事干,或者干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教師還要統一規定紀律要求。組內討論時,遵守紀律遵守秩序,不干擾他人;匯報時,每個人都要專心致志,不作別人發言的攔路虎。如果出現違反紀律的情況,將給其所在小組扣分或取消發言機會等。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要明確自己的職責,這樣就不會造成混亂和低效。所以老師在分配小組任務時,一定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老師應根據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置不同的角色,讓團隊成員承擔不同責任,并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合理有效地完成團隊學習任務。
加強家校合作。小學英語學困生的數量增多,與父母過度安排孩子的課外輔導也有關系。要破解這個問題,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合作。要加強家校合作,應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老師合理布置作業。學生每天所學的新知識點都需要經過做作業來鞏固積累。但是,許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缺乏科學性與目的性,學生的作業負擔太大。教師在設計作業時,不僅要嚴格考慮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且要做到難度適中,還要覆蓋當天學到的知識,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作業要精細、細致、完整。老師在布置作業前先布置好基礎作業,看每個學生完成基礎作業所需要的時間,作業內容是否具備了典型性和目的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從而提升了作業布置的品質和效果。第二,小學生的學習精力不足,和父母給子女的學習壓力大有關,為提高子女的學習成績,有些父母給子女報了大量的課外輔導班。有些父母對子女疏于管教,就購買了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來輔助子女的學習,但子女并未用這些工具學習,而是將其用于娛樂。因此應加強家校合作,雙方合力加強轉化學困生。
結語
綜上所述,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是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工作之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熱情,按照科學的轉化策略,遵循學生發展規律,根據學科自身特點,在課堂上大膽創新,提升學困生轉化成效。
參考文獻:
[1]陳麗紅.學習困難兒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點[J].新一代(理論版),2021(17):119-120.
科教創新與實踐202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