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雅峰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日益創新與發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理念也走在教育領域的前沿,創設多元化教學模式,始終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地位的教育原則,鼓勵學生“愿學、樂學”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真實體驗。以往傳統教學模式過于死板、沉悶,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一定的局限性,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開展多元化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信息思維和應用能力,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诖耍疚闹饕獙Τ踔行畔⒓夹g多元化教學的有效路徑進行了探究,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有效路徑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節奏越來越快,網絡使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發生巨大轉變,對網絡的依賴也越來越強烈,教育教學也在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尤其是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要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了解,掌握廣泛的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意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傳授正確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擁有專業信息技術技能,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相關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今后學習打下扎實的根基。
1多元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推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告別以往傳統老舊的教學模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時,這種陳舊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過于被動,缺少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氛圍過于沉重、枯燥,導致學生對學習難以提起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而今現代化教學推出全新的思想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學,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自身學習情況、性格特點、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判定,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更加飽滿充盈,將各種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心理需求。教師引入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增添課堂教學的新鮮氛圍,由以往靜態課堂轉變為動態課堂,使課堂教學更具特色,充分體現出課堂的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在課堂上獲取真實體驗感和新鮮感,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使學生能夠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全身心投入于課堂學習之中,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整體品質。多元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內心對信息技術學習的渴望,有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真正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2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的有效路徑
2.1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圍繞具體任務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吸引學生專注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所謂任務驅動主要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通過完成一個或者多個具體學習任務,將教學內容能夠穿插到每個任務之中,通過學生共同合作、交流互動、思考摸索等,再加上教師的科學引導,完成該項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所學知識點。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還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學科素養。教師在創設任務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特點、思想認知、興趣愛好等,與教學內容糅合在一起,精心設計任務,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總會有新的發現,敢于提出質疑,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務設計時,強調連貫性、系統性、遞進性等特點,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能在新知識中探索發現,建立系統性知識框架,有效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word插入圖片、聲音以及處理圖片”這方面知識點時,教師應當先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好,并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教師創設相關情境,為學生們布置相關任務,“母親節即將來臨,以往節日會給媽媽購買節日禮物,比如:一束美麗的康乃馨、手機鏈、胸針、絲巾等,或者給媽媽做飯、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今年的母親節需要學生們為母親親手制作一張賀卡。”教師將學生們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們參與合作學習,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先播放幾組成品賀卡,提供學生欣賞,創設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然后,教師為學生們布置相關任務,如:賀卡頁面設置、背景設計、插入文本框、插入藝術字、圖片處理等,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本節課相關的技巧,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賀卡。最后,在完成任務后,師生共同參與評價、總結,并選出幾張優秀作品一起討論,學生們能夠自發性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設多元化教學模式,打造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帶有新鮮感的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引導學生研讀教材,從多維度、多視角、多層面地進行剖析,拓展學生的創意思維。學生的思維培養從提出問題開始,通過問題的提出,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事實上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提出值得學生深思、探討性較強的問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的求知欲,養成帶著問題思考的好習慣,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教師結合教材中的內容,搜索相關的教學資源,以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展現,提出相應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能夠聯系到教學中的知識點,一環套著一環,問題與知識間有效銜接,同時給學生制造出問題的“懸念感”。這樣一來,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在情境的渲染下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意識,主動思考、主動提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夠有機融合。
例如,在學習“網上資源搜索”這節知識中,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在知識中不斷探索新知,通過提問的方式,能夠多層面、多維度了解和分析,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不斷挖掘所學知識的內在含義,針對性地提問,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培養學生共同探究、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問題中進行“假設”,并參與到驗證“假設”的過程,通過所學的知識來進行推理和驗證,體驗學習這一過程,而不是結果,取得更多的收獲。
2.3開展豐富實踐活動
實踐出真知,信息技術本身就具有實踐性,教師不能將教學重點僅限于教材之中,應當在教學中對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搭建一個發揮學生實踐力的活動平臺,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形式來開展小團體的競賽活動,設計出“競技場”的游戲環節,為了實現對學生的全面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開展一些團隊游戲,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來實現對教學知識點的掌握。還可以通過學校來組織相關活動,與外部機構達成合作,展開一場信息技術技能大賽,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展現自己真實實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與學生進行角色轉變,邀請學生來當“小老師”,施行“先嘗試、后指導”,讓學生提前預習,在嘗試中學習探討,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符合當前時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對于培養新時代信息技術素質優異的學生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當敢于嘗試,創新有新意、有趣味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獲取更多的體驗感。多元化教學模式十分符合中學生的學齡特點和身心健康,以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為主體,能夠在課堂上起到積極作用,從而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梁艷.淺析互聯網環境下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3):47-48.
[2]徐美娟.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1(06):39-40.
[3]吳燕敏.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多元化教學模式[J].清風,2020(18):80.42AC16F6-2F03-4FF6-9D85-E623B8B9D8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