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莉
摘要:中醫文化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是我國中醫的發展歷史,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其都并不陌生。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進行了強調,隨之傳統文化教育也逐漸了走進了我們的校園中,只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其民族自豪感。目前大部分學校都將書法、國畫等純銅文化融入到了實際的教育中,但是中醫文化的學習對于當下的小學生來說則是少之又少,實際上我國民眾對中醫的認同度極高,但是其內容較為復雜和深厚,因此中醫文化想要走進校園還需要專業的人士進行指導和教授,這也是當前我國小學教育中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重大阻礙,本文對當下中醫文化進入小學的現狀和實施策略進行了綜合性的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中醫文化;小學校園;綜合實踐
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其中文件中明確要求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因此,目前各區域的小學也在逐漸將其納入到生理衛生課或者傳統文化課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夠認識我國優秀的中醫藥文化,培養小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學習興趣,為國家培養中醫人才的同時將其發揚和傳承下去。但是當下我國各區域在實行的時候由于沒有經驗,造成其在實施和教學的時候無法真正的實現對小學生中藥文化意識的啟蒙,所以學校和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不斷尋求并開展創新性、創造性的教育活動,擴展小學生興趣愛好,推動我國傳統文化中醫藥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醫文化進入小學校園的現狀
目前,中醫藥文化進入到小學校園中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基礎條件和設施不足,由于中醫藥文化屬于新興起的教學內容,并且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但是當前大多學校的教師都不具備這種能力。同時學校內部又沒有安排具體的課程,也沒有可以供小學生使用的書籍和教師教學的設施、教具等,導致其在教學的時候只能通過多媒體放映的方式進行啟蒙和教學。并且中醫藥進入小學校園需要各種的工具和藥材,這種情況導致在實際進行中醫藥這一類目教學時有別于其他項目,而普通的教師對這類工具的使用和藥材的藥理情況并不了解,造成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無從下手。另外中醫所使用的的各類工具繁雜,部分藥材還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中醫文化進入小學校園還需要進行深度的研究和探討。目前我國一些小學在將其引入的和教學的主要方式就是歌謠背誦或者通過圖片認識藥材,部分教師會從網上搜索一些中醫藥的知識然后運用多媒體或講解給小學生,這種方式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并不利于中醫藥文化的發展和傳承,甚至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目前各小學必須要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去完善中醫文化在校園中的講授和活動,實現對學生中醫文化的啟蒙。
二、中醫文化進入小學校園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合作模式,奠定專業基礎
想要中醫文化真正的進入校園并激發小學生的了解和學習的興趣,首先需要學校和有關的教師要對中醫文化和教學的方式等有一定的認知,并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一些校本課程和教學的方案及流程。中醫文化是我國歷經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瑰寶,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中醫文化在這幾千年間直接影響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教學要求的不斷增多,學校也應該將其充分的重視起來,將中醫文化傳承并發展下去,而小學是一個人形成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校園引入中醫文化是勢在必行的。由于中醫文化專業性較強,因此在正式進入校園前學校應該聘請專業中醫藥教師和有關的專家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等進行確認,另外學校可以和當地的老中醫以及中醫藥大學的領導領導進行探討,構建合作的模式,以我國中醫文化進入校園奠定專業基礎。將引入、教學、活動等內容確認并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后,再讓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教學和引導。
(二)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培養興趣愛好
中國傳統文化目前在傳承上實際時較為艱難的,主要是因為其內容龐雜并且晦澀難懂,而中醫文化和其他的傳統文化相比要更為困難,一方面近代以來中醫文化受到了西方醫學的沖擊,導致其實際的發展受到了一定阻礙,并且目前我國的中醫人才凋零,中醫地位也逐漸的在下降;另一方面小學生的生活中大多接觸不到有關中醫文化的事物,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中醫文化是極其陌生的,它不像書法可以通過日常的寫字去引入。所以中醫文化進入校園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循序漸進,要首先調動起學習和了解的興趣,從而去培養小學生的中醫藥愛好,為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可以從認識藥材,講故事等方式讓學生提升對中醫文化認識的渴望。對于學生來說中醫文化知識實際上極具趣味性和新鮮感的事物。小學生剛接觸中醫文化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中醫故事引入,先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如神農嘗百草等。以故事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可以認識一些重要,重要中教師可以根據藥材的來源進行分類,還可以根據其治療的病癥進行分類。
白丁香、蟲茶、龍涎香、望月砂這些藥材實際上都是動物糞便,但是也是療效極佳的中藥材,教師可以這些藥材的制作成專題的形式,課上可以將藥材名字說出讓學生想象下這些藥材大概是什么,然后在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并給學生講解。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活動內容,讓感興趣的同學去查查還有哪些動物糞便可以作為藥材使用,其在中醫中主要可以治療哪些病癥,并搜索一些和其有關的小故事,上課的時候進行分享。這種教學的方式和內容可以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可以通過自行調查的方式滿足好奇心,并讓學生能夠形成鮮明的記憶,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課下活動和調查不應該是強制性的內容,避免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對中醫文化學習產生逆反心理。
結束語: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之一,為了將引入到小學校園并有效傳承下去,學校必須對中醫文化的內容進行了解,關注到中醫文化的內容和專業度是極高的,要和有關的專業人士構建課程內容和教學活動的體系,為中醫文化進入校園奠定基礎。教學的過程中盡量聘用專業的中醫人士對學生進行教導,教學的過程應該結合小學生身心狀況的發展情況,將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教學前提,將中醫文化內容和精髓呈現給學生,并讓學生在活動中增添對中醫文化的認知和理解,為社會培養潛在的中醫人才,確保中醫藥文化可以得到保護和繼承。
參考文獻:
[1]徐美華.中醫文化進校園的實施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9):128-129.
[2]孔令彬.互動與傳承:中醫藥文化在中小學生中傳播初探——以“天津市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項目”為例[J].智慧健康,2019,5(20):48-50.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9.20.023.
[3]姜建國,郭棟.開展中醫全科醫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索[J].中醫教育,2003(05):43-44.
[4]夏國榮,張潮,林琳.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素質教育[J].中醫藥文化,2012,7(06):52-53.DOI:10.16307/j.1673-6281.2012.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