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娣
摘要: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枯燥感,小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分散注意力。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上,讓其認真學習和練習,并帶動其深度思考和探索。教師要注重豐富游戲類型,將其巧妙與數學知識整合在一起,才會更有效推動教學質量提高。以下就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高段;課堂教學;應用
前言:
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快速升溫。教師將其應用到教學的不同環節,可以促使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動手能力等得到良好培養,對于小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數學知識個性創造不同的游戲,使游戲的針對性更強,才會更有效推動教學,進而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而且,小學生也會擁有愉快的學習感受,更主動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索。
一、借助游戲鞏固數學基礎
小學階段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階段,倘若在小學不能打好基礎,小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知識時,就會受較大影響。尤其是小學高段時期,與初中數學有重要的聯系,教師更要對小學生的數學基礎加以重視,才會使小學生更好進行數學學習。但一味講解數學知識或是讓小學生進行專項練習,會大幅增加教學的枯燥感,小學生的學習質量較難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應用游戲展開教學就會使教學效果明顯不同,而且還會使小學生進一步鞏固數學基礎。
如,《負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初中階段學習有理數的基礎,教師在對負數概念講解后,可以引入“與我相反”的智力游戲。教師可以將生活中包含的正數數據作為游戲載體,讓小學生思考其相反數據——負數。如:“我在銀行存入了300元;服裝店今年八份賺了2000元”等等。讓小學生對答其反面數字,就可以有效幫助其鞏固負數的數學知識。游戲時,教師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進行,哪名小學生舉手速度最快就可以獲得搶答權。每答對一題就可以得十分,最后以總分數確定贏家。通過游戲的開展,不僅可以使小學生擁有愉快的體驗,還可以讓其學習質量明顯提高。
二、借助游戲培養實踐能力
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讓小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進行實踐探究,其學習深度才會進一步提高,對數學知識也會充分消化吸收。這就需要教師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并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實踐活動中主動探索,不斷培養其實踐能力。對此,教師可以將實踐探究與趣味游戲融合在一起,讓小學生在進行實踐探究的同時相互比拼,會有效促使其主動深入探索,加深數學認知,并達到培養其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
如,《多邊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教師要在課前做好游戲化教學準備,可以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拼圖放置在教室中。之后,再利用投影儀展示一幅房屋平面圖,引入問題:“一間剛入戶的樓房,要在客廳、臥室都鋪滿地板,但兩個房間的圖形并不規整,要如何才可以計算出準確的面積呢?”。接著,再讓小學生兩人一組,將拼圖發到小學生手中。讓每個小組分別展開解題比拼,哪個小組解答速度最快且方法最簡單就可以取勝。通過游戲,既可以使小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還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探究動力,讓其擁有愉快的學習感受。
三、借助游戲激發學習熱情
喜歡玩游戲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特征,通過游戲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質量明顯提高,還可以讓其學習熱情大幅升溫。課堂練習是比較枯燥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將游戲貫穿其中,會有效激發其深入探索數學知識的熱情,提升其學習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知識,靈活變通不同游戲,進一步提高游戲的針對性,小學生課堂練習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如,《倍數與因數》一課,教師就可以將“擊鼓傳花”的游戲進行改編,讓小學生以報數的方式開展游戲,當小學生所報數字是3或5的倍數時,就需要用拍桌面的方式代替,下一名小學生再繼續報數。倘若有小學生報數時不能準確拍擊桌面,或是應該報數時拍桌面,就需要表演節目。通過游戲,可以使小學生積極進行數學練習,并對倍數與因數的數學知識深刻掌握。小學生的知識基礎也會更加堅實。相比以往教師以大量做題的方式進行數學練習,不僅小學生練習熱情會進一步提高,其知識記憶程度也會明顯提升。而且,在游戲的作用下,小學生是主動進行數學練習,對于培養其深入學習數學的興趣及長久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
總結:
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教師借助多樣化的游戲開展教學,不僅可以使數學課堂增加許多趣味感,讓小學生愉快的學習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更深刻的理解,讓其思維邏輯性更強。應用游戲時,教師要注重靈活改編或是個性創造數學游戲,讓其與數學知識更緊密聯系在一起,才會使小學生更好進行數學學習,并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不斷提高數學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康旭華.小學數學開展游戲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02):43-44.
[2]趙海.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