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連接的橋梁,同時承擔著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任務。高中生涯教育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培養關鍵能力,提升必備品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在核心素養培養的導向下,如果我們能融合學科素養,進行學科滲透,開展生涯規劃教育,明確生涯規劃教育目標和內容,采取有效的實施方式,構建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那將更好地促進學生終身發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使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時代。
關鍵詞:高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生涯規劃
一、生涯專題課程和融合式課程并進,挖掘學生專業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生涯規劃課程,從內容上分為生涯專題課程和融合式課程,專題課程主要由心理專職教師及校外生涯規劃導師開設,融合式課程滲透于部分必修課及各類選修課中。生涯教育專題課程是以生涯發展理論為基礎,運用生涯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法,將生涯規劃和心理健康成長同時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專題課程。學生從認識自我開始探索高中生涯,系統、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生涯規劃、如何進行生涯規劃,逐步發展自我,提升生涯規劃能力。融合式課程是指課程內容及目標中能體現生涯教育理念的非專題課程,它是生涯專題課程的補充。融合式課程依托各類選修課,幫助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特點有意識發展某些興趣和能力,充分地發展自我、挖掘潛能。
二、生涯規劃課程從線下到線上,豐富學生生涯探索途徑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生涯規劃有多種方式,包括線下及線上的方式,如線上生涯測評、專業課、模擬選科等,線下生涯課、研究拓展課、社團課等,我們充分各類資源,各種方法,豐富學生生涯探索。
(1)線上生涯測評匹配理想職業。線上生涯規劃學習平臺根據學生的興趣、性格、智能特點進行匹配和解讀,并把職業與高校專業聯結,讓學生能通過測評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由此篩選出可能的專業選擇。同時,學生可通過線上平臺自學專業概覽課和高校相關資訊,充分利用平臺資源,隨時隨地進行課堂內外的生涯探索。
(2)線下體驗式生涯探索課程,直觀了解職業特點。職業體驗是讓每一個學生經歷“積極嘗試—親身體驗—觀察反省—總結領會”系統性的整合過程。我們學校利用寒暑假利用周邊的職業資源,開設職業體驗課,學生進行3天的職業初體驗,并完成相應任務。開學后,學生將圍繞自己的體驗經歷和感受,開展相關的職業體驗活動交流、展示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有機會深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增加與職業和社會接觸的機會,為將來的職業判斷和選擇打下基礎。實踐證明,這種體驗式生涯發展指導是幫助學生達到知行統一的有效途徑。
三、教師家長皆可成為生涯導師,全方位協助學生生涯規劃
生涯教育課程的實施者除了心理教師及生涯規劃導師這樣的專業教師外,班主任、部分學科教師、家長都可能成為學生生涯教育的“兼職”導師,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廣泛的指導。
(1)班主任引領,開展系列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借助主題班會進行探索,及時了解學生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高生涯輔導的效益。學校就生涯教育主題對班主任進行先期培訓,同時確定學校生涯輔導主題班會的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識別問題、了解自己、確認需求;第二階段:分析選項,萌發夢想;第三階段:將可能變成可行;第四階段:評估能力和社會需求,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鞏固預設目標;第五階段:落實執行,采取行動,解決問題。這幾個階段的活動與生涯專題心理健康課、線上測評相配合,能夠較為全面地使學生認識自我。
(2)學科教師指導,深度挖掘專業發展。學科教師通過導師制、研究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社團課對有專業興趣和潛力的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指導,滿足學生深度學習的訴求,解答學生對該領域相關問題的疑惑,協助其開展研究,如課題研究、專項技能進階等,為學生探索相關專業及職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
四、進行“職業體驗”,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規劃能力
“職業體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要任務是探索基于學科的職業成功人士案例,體驗基于學科的不同職業種類的特點,培養基于學科背景的職業關鍵能力。我校開展了一次“農業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職業體驗”。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思考:“現代農業應如何發展?”指導教師帶學生到鄉鎮進行實踐體驗,探索發展思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分成傳統農業組、現代農業組、政府代表組等不同的職業體驗小組。各小組找到不同部門實踐體驗,組內探討后開會匯報體驗,提交體驗報告,由此加深對于現代農業生產的了解,從綜合實踐活動了解了生涯規劃的意義,提高了學生規劃素養與能力。
五、跨學科生涯主題式教學
生涯主題活動式教學是在學習活動中圍繞一定的生涯主題,充分重視個體經驗,實現主題意義建構的一種開放性學習活動。生涯主題活動式教學可以跨學科進行,涉及的主題如:科技與設計、經濟與金融、健康養老與社區服務、智慧家居與人工智能、新能源與綠色未來等。家庭、學校、社會,課堂、課外、校外目標一致,內容相融,載體相通,將當前的學科學習與學業規劃、職業規劃、人生規劃建立聯系,共同提高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核心素養。
總之,通過生涯教育的學科融合,讓學生在學科教學中了解生涯認知,在學科探究中體驗生涯實踐,對自我有更清楚的認知,有能力實現生涯規劃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提高學業規劃、生涯規劃的執行力,培養了對自我發展負責的人生態度,調動生涯發展的內驅力。
參考文獻:
[1]賈瑛.區域高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21(10):57-60.DOI:10.14160/j.
[2]張多智,游夢楠.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及對策[J].科幻畫報,2021(10):217-218.
[3]李之軍,申靜偉.淺談高中生涯規劃與科學選科[J].高考,2021(29):5-6.
項目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生涯規劃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PTYB048),主持人: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