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旭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深化,教育領域也實施改革與創新,迎來了嶄新的春天。核心素養下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自信心是當今教育工作者討論最多的話題,自信心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和道德品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核心素養下如何提高農村小學學生自信心的方法進行了探究,以期幫助農村小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農村學生;自信心培養
農村小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身體和心理發育都不夠成熟,其身心發展不平衡,容易在心理方面出現問題,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缺乏容易影響學生潛能的挖掘,消磨學生的斗志,阻礙學生的前進步伐。面對這樣的局面,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欠缺自信心的危害,同時靈活運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指導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重新建立自信心,最終收獲成功。
一、核心素養下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性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管理中,自信心的培養給學生學習進步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除了可以讓學生在當前的學業發展中獲得進步外,還可以給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及綜合競爭力帶來有力支持。核心素養下小學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自信心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不斷的激勵,用各種各樣的事實證明學生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的肯定與認可,幫助學生在心理層面上肯定自己的進步和發展。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每位學生在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動力,這一點已經成為小學班主任的共識,也促使班主任在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信心方面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運用更多科學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二、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生自信心培養的策略
學生的自信心高低不僅僅取決于教師單方面的培養,需要通過學校、家長、社會、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就小學班主任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是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最長的,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最為親密,所以,班主任培養學生自信心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開設“心靈驛站”,讓其成為學生增強自信的后盾
農村小學班主任在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管理時,要充分的認識到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重要性,并且要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自信心進行深度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判斷力,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模式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每個學生都有一顆表現自我的心,通過教師的有效評價,不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以此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在常規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是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途徑,但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不但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同時還要使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為國家和社會輸送新型的人才,那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自然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我們需要積極采用多元化評價。比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節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角的各個部分的名稱你們知道叫什么嗎?當學生在回答完之后,我們需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此樹立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只有我們的鼓勵和肯定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使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和身心發展的初始階段,所以,我們作為一名小學數學從教者需要在教學中積極投入更多的情感,積極與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與互動,從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適時的激勵樹立起學生學習的自信,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輕松愉悅的學習。比如,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數學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多運用一些激勵性評語,如,我希望你如何,或者是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語言表達出對學生的期望,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之中,掌握和理解課堂所學知識,有的學生可能在學習乘除法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學習《小數初步認識》這節數學知識的時候卻非常棒,那我們就需要將學生的這一優勢充分利用起來,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根據學生的長處為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還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無論學習好還是學習壞,我們要做到一視同仁,多注意學生的心理活動差異,從而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健康成長。
(三)積極開展各類文化類實踐活動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農村小學生學習環境的改變,開始把學生的學習空間擴展到各個領域。這種綜合實踐性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利于農村學生文化自信的樹立。比如可以在傳統節日的時候,組織開展全校性的文化活動。端午節時在學校舉辦包粽子比賽、普及端午節由來的知識;中秋節組織農村學生開展中秋故事會,讓學生通過老師、家長、互聯網等的輔助,找到中秋佳節的來源及文化內涵,以及這個節日對于中國人的特殊意義等。這種學生親身參與、親身實踐的方式,對于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自信心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是學生在學業及其他領域獲得成功的基礎與前提條件。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尋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看到學生的點滴進步,并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更要讓學生經歷挫折,不斷磨煉意志,對未來滿懷信心和期待。農村小學在管理學生時,不能只是著眼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克服困難創造良好條件,幫助學生樹立強有力的自信心,為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榮榮.談培養農村小學生自信心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0(31):224.
[2]程小霞.農村小學生自信心培養的策略與途徑[J].寧夏教育,2020(Z1):42-43.
[3]楊雨彤,姜淑梅.農村小學生自信心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2020(03):126-127.
[4]遲立勛.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J].黑河教育,2017(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