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宇
摘 要:隨著街舞的快速發展,高校需要更多地將核心素養教育融入街舞課程,并進一步探索兩者相融合的新思路。對于高校的街舞教學而言,核心素養不僅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街舞的基礎元素以及動作組合,達到身體各個關節連貫協調運動,還要求學生進一步強化知識,深入了解街舞文化、舞種和音樂風格特征,從而培養學生對街舞文化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準確領悟街舞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健康意識。教師要在原有街舞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具有特色的街舞教學,提高街舞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使街舞文化知識最終轉化為學生立足社會所必備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校;核心素養;街舞
街舞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最終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與健康生活起到關鍵作用。因此,高校街舞教師要拋開外在干預和應試背景,建立正確的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提升街舞專業技能,提高核心素養教學水平,學校要增強街舞校園文化建設,創造校園人文環境等。核心素養教育能夠有效推進普通高校街舞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使大學生街舞文化得到傳承與創新。文章分析了高校街舞專業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策略。以供廣大相關人士參考。
一、高校街舞專業教學的重要性
第一,街舞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街舞本身爆發力強,動作不拘一格,新穎夸張,可以激發練習者的潛力,減少消極情緒,改善神經系統失調,促進心理健康。
第二,街舞既適合在室內表演,也適合在室外表演。在戶外表演時,學生可以吸收到陽光和新鮮空氣,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鍛煉各部位的肌肉群,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街舞所具備的藝術性、運動性以及娛樂性不僅能消除疲勞、強身健體,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體態。
第三,街舞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學生在跳街舞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與動感有力的音樂相融合,而街舞本身具有的自由和個性化特點可以給學生帶來樂趣。學生在感受樂趣的同時能夠鍛煉想象力,提升自信心,養成獨立自主、拼搏進取的精神。
二、高校街舞專業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策略
(一)核心素養思維辨析能力的滲透
高校街舞課程教學的文化傳承與創新,離不開教學方式思維的開拓,更不能缺少對學生思考分析能力的培養。調查發現,高校大部分街舞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方式仍過于程式化,嚴格遵循傳統的教學過程,教師忙于教動作,學生忙于模仿練習,教師不能引導學生關注和分析街舞所在情境,不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時,沒有對街舞進行多維度的思考,不能快速找到動作的感覺,不知如何通過街舞表達情感。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既限制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限制了學生思維的自由發揮,最終會限制街舞的創新與發展。因此,教師有必要拓展街舞教學方式,由淺到深地指導學生認識問題,積極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那么,在學習一組街舞動作時,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現它的風格特征呢?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街舞的舞種和動作元素的來源,如產生于什么樣的環境,具有怎樣的民族性格。同時教師要合理選擇音樂,使音樂風格和舞蹈動作相互融合,合理表達音樂情感,促進街舞風格特征的形成。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容易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其思維辨析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認識街舞,快速找到身體的感覺,增強練習的感受,更容易釋放情感,體現街舞的意義。
(二)核心素養知識遷移能力的滲透
街舞教學的核心素養培育并不是單純把知識、技能、情感,或者價值觀進行簡單疊加,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獲得知識的同時,將其轉移和應用到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融入自身參與的實踐環境,最終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自身的關鍵能力和品格。街舞教學的知識遷移不是遷移街舞的知識技能,而是對運用街舞的方式、街舞的精神及街舞帶來的人文素養去理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的遷移。因此,在高校街舞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體能狀態和對街舞技能的掌握程度,判斷學生的運動能力;通過學生在街舞課堂的學習狀態、學生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判斷學生的身心健康與體育行為意識;通過觀察學生在街舞學習中表現出的自信心、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敢于擔當和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判斷其情感態度、體育精神與道德品質。比如,在街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街舞競賽等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街舞運動的積極性。同時,在觀賞街舞競賽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感受并學習舞者身上的街舞精神、人文精神,能直觀感受到街舞運動的美,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最終也使自身的知識遷移能力得到提高。
(三)核心素養人文價值觀的滲透
從表面上看,體育似乎只是通過學習專項技能來提高身體素質、娛樂身心的一種方式。但從人文的角度來研究,體育是以人為出發點,不斷完善身心和提升自我價值的重要過程。街舞更是如此。技術只是街舞的表現形式,文化才是街舞的靈魂。體育教師在進行街舞教學時,先要帶領學生認識和了解街舞的文化起源和歷史發展沿革,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街舞文化,深入探索街舞知識,感受其中的魅力。高校街舞教師應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引領下進行街舞教學實踐,設計能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引導的街舞教學方案,將核心素養的人文價值觀滲透到街舞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高校街舞教學要以體現人文價值為主,積極融入實踐教育中,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其心理抗壓能力,向其傳遞街舞所體現的自然率真、身心自由的精神內涵,并使其在實踐應用中感受生命之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街舞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作為一名街舞教師要在核心素養的人文價值觀引領下,確立主要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傳遞正能量的街舞精神,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通過融入核心素養的思維辨析教育,創新街舞的課程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其對問題的思辨能力;通過核心素養的知識遷移教育,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遷移,使其做到學以致用,擁有最終將知識轉化為分析并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董捷,李超.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8,38(3):148-151.
[2]李睿.高校街舞體育選項課中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探究[J].運動,2018(14):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