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飛
摘要: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通過進行情景教學法,能把初中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發掘問題、剖析問題、解答和展現成果的基本學習能力,進而達到對所學信息知識的綜合運用。[1]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對學生的全面教育,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同時訓練學生的綜合素養,以達到對綜合教學能力的全面培養。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專門訓練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學科,要求學生能熟練應用互聯網來解決各種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就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情景教學法做出闡述,希望能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努力。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創設有效的現實情景可以促使學生沉浸在其中,具體的情景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對練習的興趣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根據信息技術的特點,將社會生活中的現象用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圖片更生動、形象地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例如,在信息技術課程Excel表格數據統計的教學中,我們應徹底改變以往強調知識點實施和培訓的教學思想方法。課程設計緊緊圍繞著互聯網技術課程的核心素養,把傳統數理模型的思考方式帶入到電子表格的計算過程中,以問題為出發點,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實現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學習。最后,再回到現實生活中,以自動計算的公式講解為導引,指導學生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如距離計算、分數排名計算等等。擴展任務并不僅僅是一個任務,它是處理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最簡單方式。真正地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聯系在一起,從而全面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而課程的創新和輝煌就是喚醒了學生的思考興趣,使學生感受探索的喜悅,這無疑是通過教師對課本和參考資料的認真學習,以及學生對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深刻掌握。[2]
二、充分收集資料開展教學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的操作能力,針對主題內容分組討論,并合理設計具體情境。可以利用學校節假日以及興趣活動時段,有效組織學生參加學科實踐活動的社會調查。我們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利用手機、相機等工具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同時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將這些資料進行匯總。教學活動之前,老師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給與學生相應的支持與引導,重點使學生了解怎樣從教學活動中篩選、處理和分類信息。除此之外,在教學引導過程中我們應當為學生介紹各種信息技術的相關軟件,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信息的匯編。例如,在《信息處理工具》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為同學們展示有關信息處理工具的視頻、圖片等,同時還可以為同學們介紹一些我們常用的軟件。如通過圖像查看軟件進行有效剪切和截取圖像信息、調節尺寸等圖像管理操作;通過word軟件,對文字信息進行合理的編輯操作;使用Excel軟件可以對調查數據進行合理的表格管理,對各種信息進行充分的分類與存儲。例如,在以"節約糧食"為主旨的實際活動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在班級內、小區和學校食堂等地方進行全面的調查和訪談,同時運用計算機將得到的信息進行處理與匯總。通過具體的情境教學和實際操作,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經驗,掌握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3]
三、對教學活動中的問題深入探究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能充分意識到專項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在活動中掌握必要的信息資料,指導學生對在專項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展開探究,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以促進情景主題實踐活動教學的深入開展,學生還可以充分掌握信息應用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在《信息社會與責任》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為孩子們介紹信息技術給社會及生活帶來的給變,讓孩子們能夠樹立起信息社會責任意識。以隨堂練習2為例,我們可以將學生隨機分成幾組,讓他們用Word等軟件來展示自己對手機的評價,闡述“手機利弊”這一話題,以此來加強知識的學習。在《數據與數據處理》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設定主題,來幫助學生培養數據分析能力。例如,在以"節約糧食"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教學中,通過與教學內容的充分結合,學生可以合理運用信息技能,設計出以"節約糧食、珍惜糧食"為主旨的海報。同時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校園的公示板和校報自制郵票、賀卡、漫畫和其他電子作品。登錄相關網頁,全面掌握糧油生產過程、儲糧情況以及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并同步制成電子小報;利用記事本或word寫下節約糧食的小詩;并組織成員們進行交流與反思,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如節省糧食的好辦法等,并在課堂上展開互動與探討。通過對情境教學進行反思與總結,學生們能夠收獲到更多的知識。最后,我們還應引導學生對活動的結果進行合理的溝通和評價,有效地評價活動的成敗。同時,在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背景下,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下一個環節的教學計劃。
結語
新時代下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應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構建教學情境,建設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也必須按照明確的情境體驗配合活動內容,并運用計算機技術有效地處理活動主題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可以通過根據教學活動的具體需要,全面了解和使用有關的計算機技術知識與技能,從而全面訓練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學會從已收集的數據中總結和總結有價值的信息,豐富學習思維,以科學規范的方法表述信息與交流,通過實踐書本知識以外的真理與樂趣,從而實現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雅珺.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2(03):48-50.
[2]薛鋒.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02):17-18.
[3]王雅紅.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J].讀寫算,202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