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奇
摘要:教學設計既是一條強勁的教學思想線索,也是一種頗有講究的呈現形式,更是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礎動作。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今天仍舊需要明白教學設計涉及的主要要素和教學思想,讓教學設計與教學相長,提升教學設計的滲透度,從而提高教學設計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初中語文教學實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教師對于教學設計的認識卻仍舊淡薄,教學設計方案常常脫離語文教學的客觀規律,偏離學生的認知特征。因此,初中語文教學設計需要走出困境,重新煥發新生,這也是每位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重點提升的教學素質。
1、營造活躍式的課堂氛圍
研究表明:一個人在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環境中,參與活動的欲望就會被激發起來,表現欲大大增強,思維活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鼓勵學生要敢于質疑,敢于批判,并告訴他們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精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探究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人云亦云”,幫助他們確立自主的人格。如我在講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這首元曲時,先是讓學生反復的誦讀詩文,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動筆畫出曲中所描寫的景物,寫出字里行間所流露的情感,班上45位學生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的進行想象和聯想,所畫出的畫個性色彩十足,風格各有千秋,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被調動,圖畫完了基本上能當堂背誦下這首小曲。這種活躍式的課堂氛圍,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2、研讀教材明目標
首先,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初中語文的課程標準,蘇教版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是國家頒布的指導和規范語文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獻,代表著在某一個時期對語文教育的要求與規定,而且從總體上規定了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具有很多有針對性的教學建議,這無疑為語文教師的教學設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借鑒。其次,在具體到某一單元或某一篇課文時,初中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明確這部分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什么樣的具體要求,明確教學重點和教學方向,不要盲目求大求全,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教學設計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再次,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初中語文教師要做到實事求是、貼近教學實際,所以語文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內容等客觀因素,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富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此外,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合理發揮自身的教學特長和優勢,切忌盲目照抄照搬“教參”,或者在網絡上抄襲他人教學方案,以確保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3、教學方法求創新
有的語文教師無論教什么課文,總是用固定不變的一種程序,一種教學思路,以不變應萬變,這樣雖然降低了教學負擔,但是教學設計失去了特點,也無法凸顯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樣的語文教師是沒有責任心的,也無法打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金鑰匙”。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每堂語文課上都積極加入一些新鮮有活力的元素,實現教學過程的不斷優化。正所謂教學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語文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且做到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切忌從一而終,這樣才能保持語文教學的新鮮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在初中語文《曹劌論戰》的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語文教師既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模擬教學情境,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文中角色進行文言文辯論,或者針對學生的理解借助小組互動教學法組織一堂辯論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會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協調發展。
4、情感教育善引導
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緊密聯系的兩個環節,如果孤立開來不僅難以保證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更是不利于和諧課堂的構建和教學設計質量的提升。同時,傳統的語文教學設計往往過分重視“知”的成分,而忽視了“情”的成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十分淡漠,語文新課程明確提出了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況和價值取向,是對舊的語文教學觀的有力扭轉。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環節要重視情感教育手段的引導,這樣才能激勵學生積極開展探究、合作、互動性的學習活動,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學習經驗,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樹立起積極的語文學習態度和情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增強教學方案的情感性,注意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和諧、民主、合作的教學氣氛,促使學生有效學習。
5、課后反思要深入
在整個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在課后反思教學環節,語文教師將反思的重點都放在了教學成果的考核和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上,對自身教學設計的反思卻遠遠不夠深入。因此,為了提高教學設計的質量,初中語文教師要通過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表現反思教學設計中哪個環做得好,哪個環節做得不好,對于不好的地方要反思原因、找出漏洞并對癥下藥,實現語文教學方案的不斷改進。同時,語文教師要認真學習他人在教學設計上的長處,聆聽他人建議,如借助語文公開課或者專家講課的機會,認真對比個人在教學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在反思中對自己教學設計的思路進行更正和完善。
總之,教學設計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有效的教學設計就像是一個系統工程,它能夠在最大限度的可測性上,賦予教學過程的進程以形態、方向、特征乃至意義,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的每個環節都要盡可能的細致、可靠、實用,這樣才能確保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相應的效益,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艷云.問題,語文教學設計與實踐的靈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9).
[2]馬鳴.簡述語文教學設計應注意的一些問題[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10).
[3]李京.基于人本思想談中學語文教師的人文關懷[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