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土培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籃球教學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教師要掌握好籃球教學的重點目標,創造出更適合初中生的教學方法,全力推動籃球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內而外產生對籃球的熱愛,幫助他們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開展策略
一、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水平差異大
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學生的籃球技巧和競技水平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對初中生來說,學生的身體素質、性別、年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優勢大,學習效率高,進步快;而身體較弱的學生學習吃力,學習難度大,興趣不足。男生具有先天的優勢,在身體機能、運動量等各個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強于女生,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女生在籃球課上參與度低,表現不積極。年齡的影響同樣如此,對成長發育迅速的初中生來說,1~2歲的年紀差距影響也是相當大的,年齡稍大的學生比年齡小的具有更多優勢。
2、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籃球教學中,教師對理論知識的講解過于重視,而實踐部分相對于理論知識,在課堂中占比低,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技巧練習,造成“紙上談兵”的狀況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籃球理論知識的講解,對沒有籃球基礎的學生來說,僅憑聽理論知識進行想象,難以掌握具體技巧。另外,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枯燥,學生難以提起興趣。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教學的開展策略
1、夯實理論基礎
體育理論知識與實戰技能為體育競技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兩大組成部分,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戰技能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運動員的綜合水平。因此,在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就必須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并將理論知識與實戰技術進行有效結合以提升課堂效果。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項目,它既要看個人綜合能力,也要看團隊協作能力。但在實際課堂中,教師往往偏向于實戰技能的訓練,對于技能外的規則剖析、戰術應用、團隊合作、攻防節奏等重要理論知識傳授不足。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在進行技能教學的時候配合理論知識的講解來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運球部分時,老師在分解動作前可以先就運球兩要素向學生進行講解。首先,由于每個學生的發育情況不一,每位學生的手掌大小與手指長度也不一致,老師可以先強調一下手掌尺寸在運球中的作用,運球中手掌的發力點在哪里,要特別強調一下手掌與手指以及手腕配合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可以講解不同尺寸的手掌在運球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其次,強調一下身體協調性與運球之間的聯系,以及如何增強身體的協調性。最后要強調身體整體素質對運球與運球突破的重要性,重點強調腿部力量與爆發力、手臂力量、耐力在運球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為學生制訂一個詳細的身體部位訓練計劃。如有可能,教師還可以聯合健身教練參與到部分理論授課中,讓專業健身教練為學生講授與指導運動訓練上的理論知識與核心要素。每節課在針對當節課程所教授內容進行理論講解后要及時地進行實踐應用。可以讓學生自由活動一段時間消化理論知識。也可以將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訓練,在學生進行實踐訓練時老師可以隨時叫停強調理論重點與技術核心。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籃球課程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籃球綜合素質。
2、開發自主能力
學生的體育修為主要依靠其自身的運動自主性與鍛煉意識。強烈的運動意識與決心對于建立體育興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夠監督學生進行嚴格的體育訓練。在籃球教學中,學生的體育意識對培養學生運動素養也相當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改要求采用創新的方式進行籃球教學,多嘗試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進行課間訓練時,教師可以針對每位同學的技術掌握情況與綜合素質將所有同學劃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綜合水平盡量保持一致。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訓練與學習,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籃球教學工作中,將某個科目技術能力較好的同學作為該組的技術指導人員,指導本小組同學進行學習,各個小組還可以針對自己小組的情況制訂出適合自己小組的訓練計劃,以提升自己小組成員的技術掌握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臂展、運動能力、投籃準度等基本素質將學生劃分為中鋒小組、得分后衛小組、組織后衛小組、前鋒小組等,然后對不同的小組進行分組訓練提升專項能力。將個子高、臂展長的同學劃分為中鋒小組,老師可以對其進行專項指導,中鋒的任務是保證籃板與內線控制。這時老師可以讓中鋒小組的成員專門訓練搶籃板能力,再配合對抗訓練與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內線控制力。對于個子較矮、但身體靈活爆發力強的同學可以將其劃分為小前鋒或者組織后衛,教練可以專門訓練其運球能力與持球突破能力,多給學生傳授靈活突破隨機應變的思維,讓學生具備靈活的實戰經驗,在層層防守的情況下實現得分或者將球傳給空位輔助隊友得分。這樣的訓練模式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訓練能力,在自我管控的情況下激發自身運動天賦。
3、開展趣味教學
在利用趣味化教學模式來開展籃球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體育知識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并且明確籃球教學對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后組織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籃球教學當中來,主動開展籃球練習,同時利用科學的方式、方法進行鍛煉,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利用適當的比賽來進行趣味化籃球教學。
例如,在傳授籃球的“基本技術”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增強籃球教學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比賽的形式來開展。這部分知識內容包括;移動、持球、行進間運球、提前變向換手運球、雙手胸前傳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以及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等內容。由于這些基本技術并不是通過一個人自身的訓練便能夠完成的,其需要攻防訓練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師便可以以此為契機,開展比賽式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分組過程中要保證組內能力不同學生的合理搭配;其次,在分組完畢之后,設置比分、計分方法以及比賽規則等;最后開展比賽活動。如班級學生一共分為十組,那么可以兩組間開展比賽,以移動為例,兩個小組當中每次派出一名成員進行攻防比賽,重點比賽內容為;側身跑、滑步以及變向跑等,教師作為裁判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和打分,最終以得分最高的小組為獲勝小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注重觀察學生對基本技術的運用效果,總結問題和不足,然后在比賽結束之后進行提出和總結,引導學生以這些問題為核心開展小組合作討論以及練習,這樣可以再次激發學生練習“基本技術”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在一個完全放松、愉悅的環境下高質量學習。
三、結語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重視基于核心素養的籃球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與運動素養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教育改革的目的與實質,從根本出發并依托核心素養基本理論,在課堂中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抗壓能力等優秀品質,做到一切從學生出發,將培養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作為首要目標進行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 楊云.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訓練方法[J]. 科教導刊,2019(6):128-129.
[2] 姚剛. 提高初中體育籃球教學質量的措施探討[J]. 灌籃,2019(1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