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明
摘要: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更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教育,因此數學課堂上的應用題教學越來越重要。數學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中的難點重點,怎樣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學生解題思維是每個小學數學教師都必須解決的問題。但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對某種類型的習題進行講解,再讓學生反復練習,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不利于學生應用題解題思維的培養。本文提出了一些應用題解題思維的培養方法,希望對小學應用題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思維培養
引言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應用題的教學時往往只是進行題目與題型的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課上所教授的習題知識,然后在課下對同類型的應用題反復練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自主開展對應用題的學習,壓制了學生的解題思維,限制了學生解題能力,不利于學生應用題解題技巧的優化。所以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著重于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優化,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主的找到應用題解題技巧。
一、優化學生構建數學結構的能力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就必須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要給學生創造適合的教學環境,在習題課上不斷優化與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方法,不斷優化自身的應用題教學理念,從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就應當進行問題結構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掌握應用題的問題結構,通過對問題結構的分析來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點,通過對應用題的要求與條件等要素進行研究,在對這些要素的分析中找到問題的本質,從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應用題教學工作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結構思維,培養學生通過對問題各個要素的分析找到問題關鍵點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把握應用題的結構。
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把應用題結構的講解融入到課堂中去,鍛煉學生掌握應用題結構的能力,還要加上對學生解題思路的教學。從根本上來說,學生構建數學結構的訓練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數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個難度較大的部分,對于一些復雜的應用題,很多學生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找不到很好的解題思路。即便學生理解了一部分題意,也很難把握問題中的各個條件之間的關系,難以理清題目中各個因素所組成的數學關系結構,仍舊難以把握題目的關鍵點。所以通過對其他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參考,教師應當讓學生關注習題中的題目、條件等關鍵因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數學結構能力,提高學生應用題的解題思維。
二、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思維能力
教師要利用好每一節數學課堂,把對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去。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穿插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比如教師在進行簡單方程式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現實生活中涉及到的應用題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求幾何圖形的周長與面積、車輛的速度與路程問題等等一些極具現實意義的應用題讓學生進行解決。因為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涉及到的內容都是周詳的理論概念,教師可以利用應用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論的學習效率,并鍛煉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應用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解題技巧與手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教師應當利用好每節數學課堂,把應用題教學結合到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與解題能力。教師也可以對一些常見的應用題類型進行總結整理,找出對各種類別應用題的解題規律,讓學生總結概括這些數學規律,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與思維能力。教師平日里在進行數學規律的相關教學中,要穿插進對應用題的講解,鍛煉學生的推來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數學解題能力。
三、優化小學生圖解數學應用題的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受限且心智不夠成熟,小學生探索世界的方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直觀感覺與觀察,學生的年齡越小,就越要依靠自身直觀的感受來認識這個世界。有研究顯示小學生的認知思維的成長正處在由具象直觀的層面到更加抽象邏輯性更強的層面,對世界的認知主要依靠于由直觀感受到抽象概念這種形態。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選用更加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小學生的辨別圖像的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著重培養學生制作與辨別各種表格或圖表的能力,通過對表格與圖表的分析來找到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找到解題的思路與關鍵點,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思維的特點,多安排一些帶圖表或者圖畫的應用題來對學生進行訓練,之后逐步的安排一些圖文應用題或者純文字的題目,逐步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題能力。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適應學生的思維特點與學習狀況,才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找到應用題中各個要素的聯系,從而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學到更多的應用題解題技巧,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四、優化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應用題的能力
在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設計工作中,教師應當多采用一些與實際生活有很強關聯性的例子,讓學生通過應用題的學習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比如在應用題設計時,采用種樹、速度與路程、利息、繳稅等等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內容來設計練習題目,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解決應用題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時,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生活情境,多采用一些具有強烈生活色彩的練習題目,引導學生去觀察思考題目中各個因素間的數學關系,通過解決題目的過程去驗證自身的數學猜想,通過應用題的學習來鍛煉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結語
總的來說,教師應當不斷的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對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思維進行創新,提高小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與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讓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榮.關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思路之探析[J].小學科學,2014,(12).
[2]樊賽清.如何幫助小學生理解數學應用題[J].中學課程輔導,2015,(16).